第69章(第8頁)

  另外兩個女孩點頭,下山去了。她們不走大墟,而是穿過西土、火焰沙漠和雪山高原,直奔樓蘭黃金宮。

  沒有喬星君在,她們不敢直接踏入大墟。

  東海。

  秦牧與司芸香、靈毓秀在大海上漂流,到了夜晚,海面突然泛起了波光,那是無數會發光的魚兒浮出海面,将大海映照得如同寶石一般。

  秦牧駕着波浪向前,那些發光的魚兒從他的浪濤中一個接着一個躍出,波浪向前趕,魚兒也順着波浪向前趕,很是有趣。

  有些魚兒額頭上長着兩根須子,須子的端頭有一顆拳頭大小的透明肉球,像是燈籠,每當到了夜晚便會發出幽幽的光亮,因此被稱作燈籠魚。

  燈籠魚還長着翅膀一樣的魚鳍,從海浪中沖出時便會震動四張鳍在空中飛出數十丈遠近才會落入水中。

  這些奇怪的魚兒有時候還會與他們并駕齊驅,撲閃着魚鳍漂浮在他們的身邊,為他們點亮海上的道路。

  偶爾還會出現一些大魚,長達一兩丈,震動着魚鳍好奇的看着他們。

  司芸香還是玩心重,看出這些大燈籠魚有了靈性,想逗它們,于是一字一字的教他們說話,沒想到竟然真的有大魚口吐人言,學會了一兩句話。

  他們還經過了海族的領地,許多海族的女孩從水裡浮出來,尾巴遊動,跟着他們的波浪,在波浪四周遊來遊去,唱起了很美的情歌。她們唱的是兩個姑娘愛上了一個少年,女孩的各種情懷思緒,旁邊還有幾隻成了精的大砗磲和其他貝殼精嘭嘭咚咚的拍着自己殼伴奏。

  海浪上的靈毓秀和司芸香被海族的姑娘們唱得很是羞澀,偷偷的瞥向身邊的少年,不由有些惱火。

  她們發現秦牧不是在全心全意的趕路,而是在出神,他的心思沒有在趕路上,也沒有聽海族的姑娘們的優美歌聲,而是進入了自己的悟道之中。

  他不知在參悟什麼,臉上雖然帶着笑容,但心思卻沒有在眼前的美景上,也沒在身邊的女孩上。

  秦牧這一路一直都在試圖參悟出六合境界的大一統功法,最近幾日到了關鍵時期。

  “這個混蛋,活該單身一輩子!”二女心中同時大恨。

  道主許秦牧參悟十四日的道劍,讓他收獲頗多。道劍雖然是劍法,但裡面蘊藏的數理劍理,似乎可以融入到許多功法之中,很值得借鑒。

  又過了半個時辰,秦牧的元氣漸漸衰竭,波浪前進速度變慢,浪頭也不斷縮小。靈毓秀立刻接手,施展法術,一條水龍載着他們三人繼續前進。

  秦牧則放松下來,站在水龍上任由靈毓秀帶着他。

  六合神藏對于修煉的人來說提升巨大,無論法術劍術還是戰技,都提升到神通的層次,威力翻倍提升。

  這個境界,功法必須連通靈胎、五曜和六合三大神藏,将三大神藏的能量完全調動起來,秦牧的霸體三丹功有功無法,樵夫傳經有法無門,大育天魔經則包羅萬象,但缺乏統一,不過三者完全可以組成一個整體。

  隻是秦牧想的更多,他很想将九龍帝王功的變,如來大乘經的穩,以及道劍的數,融入到自己的功法之中。

  九龍帝王功以變見長,延豐帝将這門功法傳給他,也指點過他修煉,秦牧盡管修煉時間短,但已經得到其功法變的真髓。

  九龍帝王功的變,其實可以說成招法運用存乎一心。神龍多變,通過九龍變化,将其他門派的劍招、法術、戰技施展出來,可以至剛至猛,也可以至陰至柔。

  如來大乘經以穩見長,老如來沒有親自傳授秦牧這門功法,但是許他進入諸天院參悟,秦牧将諸天院的二十院看了一遍,也就掌握了如來大乘經。

  如來大乘經的二十諸天,二十諸天神魔加持,其穩無比,不動如須彌山。

  道劍則以術數見長,以數理來闡釋天地自然,闡述大道,到了第十四劍,已然是道劍,近乎于道。

  倘若能夠将這三門功法融會貫通,融彙一爐,擇其長處與大一統功法融合,那麼他必将再有長足進步!

  隻是這些日子以來,他雖然将心思花在上面但是收獲寥寥,他想融合的功法都是最為絕頂的功法,每一種都是包羅萬象,鎮教鎮派的絕學,而且都是聖地的至高絕學。

  倘若真能融合,豈不是天下第一的功法?

  “我有些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