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漫步而行,先是去了一趟祖庭的原址,那裡已經變成成道者的戰場,祖庭混元鼎被公子的異寶打得千瘡百孔,幾位公子的異寶都已經毀去,隻剩下大公子太上的通天井。
彌羅宮的殿主和成道者轉攻為守,守住通天井,讓藍禦田、虛生花等人始終無法攻破。
秦牧遠遠望向戰場,随即飄然而去,他在星空中漫步,去了四極天,宇宙四極而今變得更加廣大,有各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四極天早就變得讓他感覺到陌生。
他從南極天來到南天時,看到這裡的諸天像是一個個小延康,一切看起來都井井有條,神祇們掌管着力量,用力量為凡人們服務,凡人們商業興盛,提供給神祇們各種物資。
秦牧從一個個諸天中走過,諸天萬界中已經沒有幾個認識他的人了。
三十五億年的曆史,讓一切都變得極為陌生。
他走過從前的戰場遺迹,站在遺迹中緬懷憑悼在過往的曆史中戰死的英靈,他還尋找敵人的墓葬,可惜未曾找到。
時間太久遠了,世人已經忘記了他,忘記了那些為未來而戰的人們。
他們或許不了解過去的人們為何而戰,因何而死,不理解那些在五劫時代奮不顧身抛頭顱灑熱血的人們。
甚至,他們沒有興趣去了解五劫時代的曆史。
龍漢,赤明,上皇,開皇,延康,一代又一代人的奮鬥,就這樣沾染了塵埃,沒有多少人去拂去塵埃,閱讀塵封的書頁。
秦牧滿懷惆怅,終于來到了元界。
元界比他離開時更加廣大厚重,祖庭已經不存在了,變成了重器,元界替代了祖庭,變成了諸天萬界的中心。
延康的天庭便建立在這裡,公孫嬿的本體元木也變得郁郁蔥蔥,當年的那個把他當成樹木需要澆水的小丫頭,成為了元界的象征。
秦牧如同凡人一般,行走在元界的城市中,觀察民生,體驗民生。
元界變得完全陌生了,經邦濟世的經濟,變得與他離開時大不相同,文化風俗也變得讓他感覺到陌生以至于格格不入,而一座座神城的建築風格讓他恍惚間以為來到了異域世界。
人們的衣着,飲食,語言,甚至連符文,也變得與從前不同。
他像是一個從古老的墳墓中挖出來的老古董,與這個世界完全沒有了共性。
秦牧有些惶恐,迷茫,他想看看自己貫徹的理念是否還在,看到了神為人用,也看到了聖人之道在于百姓日用,理念還在,然而讓他茫然的是,無論是神還是人,對此都習以為常。
他們并不了解這種常态的含義,也不知道這裡面藏着多少血腥的戰鬥,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代價。
畢竟,百萬年的曆史,相比三十五億年的和平,實在太短暫了。
百萬年的曆史在三十五億年中,或許隻是一本厚厚的史書中的一頁,這一頁中放不下龍漢的七位天尊,放不下赤皇明皇,放不下支撐起上皇時代的月天尊和淩天尊,也放不下那十幾位頂天立地喊出人命大于天的上皇。
書裡放不下無憂鄉,放不下開皇和他的四大天師四大天王,放不下大墟,放不下初祖人皇。
這史書中的秦牧,或許隻是一段簡短的文字,更别提在他看來那一場場無法忘記的戰鬥戰争,那一個個無法忘卻的面孔。
世人的史書,記不住這些。
被曆史埋沒的英雄,像是海中的水珠,沙漠中的沙礫,無人記起。
即便是曆史中的英雄歸來,也無人認識。
他走了良久,從一座座神城中經過,戰場的遺迹有些已經在時光中毀去,變成了神城,變成了高樓大廈,有的則完全荒蕪了,無人紀念,隻有他經過時,憑吊一番。
“牧天尊,是你嗎?”
秦牧在岚楓谷地緬懷時,聽到了一個滄桑的聲音,他循聲看去,看到了一隻大黑虎,他怔了怔,露出了笑容迎上撲來的大黑虎。
那是黑虎神,他的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