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8頁)

更偏向于推理解密麼?

李昂目送中年婦女推着她父親離去,轉頭問王叢珊道:“午飯吃了麼?”

“啊,”王叢珊有些愣神,“沒呢。”

“我請你去吃肥腸酸辣粉吧。”李昂說道:“那家店是十幾年的老字号,肥腸又勁道又多油,堪稱殷市一絕。”

王叢珊驚疑不定,她和李昂認識這麼多年,上次李昂請她吃東西還是在小學,吃的是一枚暗紅剔透的李子。

稍微擦拭,李子下肚,她問李昂這果子哪裡摘得,怎麼這麼甜。李昂自豪一笑,這果子的果樹長在他放學回家的路邊,天天接受他的尿肥灌溉,自然甜美可口。

并不愉快的回憶,讓王叢珊謹慎起來,“那家肥腸粉絲店在哪?”

“就在殷市東大肛腸醫院的南側街道拐角處。”

李昂說道,“知道不,肥腸粉的精髓就在于冒節子,也就是豬大腸末端。那個部位的腸衣較厚,豬油更多,嚼勁更足,嘗起來就像血運性腸梗阻患者的病竈。

上次我去吃,就隐隐嘗到了東大肛腸醫院住院部二号樓三層零七室四号床常年痔瘡患者老張的體味。”

“....”王叢珊的臉色有些發綠,“我突然不餓了,你自己去吃吧。”

“诶...”李昂有些遺憾地說道:“那我先走了哦。”

别了青梅竹馬,李昂打了輛車直奔德勝路祖師天廈。

這是一座有些破敗老舊的公寓樓,牆壁外側貼着土裡土氣的紅色方形瓷磚,瓷磚縫隙間滿是雨水侵蝕留下的黑色污痕,

有些年頭的綠色玻璃窗并不透光,嗡嗡轉動的空調架子上滿是灰塵,與幾條街外那片現代化的嶄新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

祖師天廈共有十二層,分左右兩側,左側的一号樓專給居民居住,右側的二号樓用于居住的同時,也租給療養所以及美容院。

一二号樓連在一起,中間隔着一堵牆,隻有逃生通道的門能夠在一二号樓之間通行。

李昂擡頭審視了一會兒,順手從路邊電線杆上撕下一張尋人啟事。

“包芳田,女,現年51歲,身高1.61米,長發,體重140斤,于六月十七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在德勝路地帶走失。”

“走時身穿黑色短袖針織衫、黃色中褲、棕色涼鞋。殷市南郊人,本地口音,有輕微的精神疾病。望有知情下落者速與家人聯系。必由酬謝。”

旁邊是走時的老年婦女的照片與家屬聯系電話。

李昂掃了兩眼,将尋人啟事折好握在手中,徑直走進祖師天廈門口的值班室。

值班室内坐着兩人,一老一少,老的在聽收音機,少的在刷抖音。

“你好,打擾一下。”李昂敲了敲值班室的門,一抖手裡的尋人啟事,問道:“我是包芳田的家屬,我想查一查這幾天的監控錄像....”

“怎麼又來啊?”年輕一點的保安有些不耐煩地放下手機,皺眉說道:“之前不是跟你們說了麼?我們小區的樓道裡沒有裝監控!而且小區裡的人進進出出,我們也記不得這老太太從療養所裡出來之後去了哪。”

李昂假裝走失人員的家屬是想名正言順地查看監控資料,得知小區樓中沒有安裝監控攝像頭後,他眉頭稍皺,離開值班室。

“隻能逐層排查了麼....啧。”

根據那名中年婦女的說法,她的姐妹住在左側一号樓的七層。

李昂徑直走進一号樓,貓眼塞入眼眶,逐層排查,試圖找出靈體存在的痕迹。

數分鐘後,一無所獲。

眼看精神力即将耗盡,隐隐有些頭暈目眩的李昂将貓眼取出,通過逃生通道的大門,來到二号樓,繼續逐層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