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施甯上大學期間,原森每年過年都會回來住幾天,但從不是除夕這天。
原森的父母離婚後,原森有很久沒有回過老家。楊瓊芳也不回。當年她和原臻結婚是背着她父母領的證,他們家從不缺孩子,缺的是給幾個兒子蓋房的錢。楊瓊芳的父母本來想她嫁給媒人介紹的另外一個鳏夫,因為那家給的彩禮更多,楊瓊芳不願意。
可現在看,也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進了另一個。
後來楊瓊芳主動帶着原森去見原臻,這無疑是把兒子推回到男方家裡。原臻每個月打給楊瓊芳一筆數目不小的撫養費,又是辦理出國手續,又是打點學校事宜,最後果然提了要求。
這要求是和原森說的,希望他有空能回村子看看老人。
交談的過程中他一點都沒和原森提到自己喜歡男人卻和楊瓊芳結了婚的事。
父子倆各占一方,良久後原森點頭同意了。
原森除夕不在縣城過,自然是要回村子。他是被爺爺奶奶拉扯長大的,直到六歲才出村,沒道理長大了不去看望老人家。
楊瓊芳總喜歡在他回來的那幾天裡打探原家的消息,凡事都要事無巨細的過問。最開始原森還能忍,被問得煩了就不吭聲。
可楊瓊芳不忍他,每每都要問:“你是不是忘了你爸以前做的事?你現在就向着他了?”
“我沒忘。”還是過年期間,原森把筷子撂在醋碟上,“奶奶現在得了病,躺在床上不能起來。”
楊瓊芳擰着眉冷哼一聲,“那是他們老原家的報應。”
原森說:“我也姓原,我也有報應?”
“你這叫什麼話?”楊瓊芳反而不高興,“你是我生的。”
原森讀不懂他媽。
以前覺得懂了點,現在更不懂了。
楊瓊芳并不反對他和原臻接觸,看模樣還十分想通過他得到一點原臻不幸的消息。
可他和原臻很少有交談,怎麼看原臻都比楊瓊芳過得好,對比父母二人的處境,原森更覺得喘不過氣。要是楊瓊芳能過得好些,他也不會起憐憫之心,不會什麼都不說。
但是楊瓊芳不甘心,原森的脾氣也是随了她,那年年尾終于忍不住爆發。
“你總關心他現在做什麼幹嘛?他現在有房有車有男人,除夕都不回老家看一眼,我爺等他到半夜,第二天匆匆去吃了頓飯就滾蛋了!”
原森說完看着怔愣的母親,“就這樣,他過得還挺好,你滿意了嗎?”
他出門的時候還在想,從他回來楊瓊芳說完那句“你回來了”之後,還有沒有說過其餘關心他的話,隔壁屋的門就開了。
陸施甯當時剛剛結束大一的課程,還在放寒假,和父母一起吃團圓飯。
兩個人對視,陸施甯說:“新年快樂。”
原森冷着一張臉,但怒氣不是沖他的,還知道講冷笑話,“你看我快樂嗎?”
“我家包餃子了你要來吃嗎?”陸施甯的眼睛漆黑明亮,就那麼向上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