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8頁)

  擒敵拳有十六式,手腳并用,摔擒合一,根據不同的情況,可力戰四門。

  一線民警所面對的往往不是接受過系統訓練的技擊高手,而是空有蠻力的流氓,或者持械暴徒。所以擒敵拳用來對付古代落草為寇的小盜賊,再合适不過。

  至于季嬰眼中神奇的“空手奪白刃”,不過是擒敵拳的第四式“抓腕砸肘”,是對付手持兇器歹徒最好用的一招,然後再一個“絆腿掄摔”,一招“側踹下砸”,就制服了虬髯大漢。

  這幾個賊人雖是亡命之徒,可劫掠的多半是手無寸鐵的商賈漁夫,哪裡見過這麼專業的招式?再加上以三敵一有些大意,輪番上陣,給了黑夫各個擊破的機會。若他們一擁而上的話,黑夫覺得自己不一定能赢。

  “愣着作甚,快幫我将他們綁起來。”

  這時候,身下的虬髯大漢開始死命掙紮,黑夫連忙制住他,見季嬰還在原地發呆,便喊了幾聲,季嬰這才反應過來,一瘸一拐地過來幫把手,剛才的打鬥中,他扭到了腳。

  “黑夫,原來你武藝竟如此了得,難怪不怕以少敵多。”

  季嬰解下腰帶,找來藤子,幫黑夫将三名賊人綁得嚴嚴實實,開始一個勁贊他的身手。

  “那你又為何随我站出來?”季嬰的三腳貓功夫,黑夫也看在眼裡,不過他沒有鄙視,沒有馬上轉頭逃跑,已經挺不錯了。

  “我還不是怕事後官吏追究。”

  季嬰有些無奈地解釋道:“你說的沒錯,律令有言,若有人在大道上劫掠殺人,距離百步以内的路人不加以救援,當赀(zī)二甲!”

  赀,就是罰款的意思。這條規定黑夫知道,這也是他對秦國律法心生敬意的原因之一,在後世,見義勇為也僅僅是一種“美德”,可在秦國,見義勇為卻被律法明文保護,變成了一種義務,每個秦人都應盡的義務!

  “若後世也能如此……”

  黑夫心生感慨,還真不是他厚古薄今,隻是那些老人倒地不敢扶、扶了反倒受訛詐的二十一世紀怪現象,實在讓人心寒,隻能道一句“人心不古”。

  若是放在秦國,有老人倒了你敢不扶試試?被人扶起來你敢訛詐試試?

  秦國官吏分分鐘就用法律而非道德,來教你做人!

  “你可知罰二甲值多少錢?”季嬰綁上了最後一個繩結,擡頭問道。

  “這……”黑夫初來此時代,對各種物價還不甚明了。

  還不等他想起來,季嬰便連珠炮似地說道:“在南郡,一甲為1344錢,赀二甲則是2688錢!”

  “真貴!”

  黑夫唏噓,他好歹知道,安陸縣的米價,根據豐年荒年的不同,每石四十到一百二十錢不等,就拿今年的米價“石八十”來算,赀二甲,等同于罰33石小米,是黑夫這樣的七尺大漢一年半的口糧,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說秦律的特點是什麼,一個字:細,老鼠咬了糧倉口袋這種小事也要管。再來一個字:重!從罰款便可見秦律處罰之重。

  這意味着,隻是沒有扶跌倒的老奶奶,就能讓一個本不富裕的士伍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難怪後世常說秦律嚴酷。

  但另一方面,有重罰,就必有重賞!

  在綁好三名賊人,找了點草藥葉子幫黑夫處理手上傷口時,季嬰又神秘兮兮地問道:“那你可知,捕獲群盜一人,官府有多少賞賜?”

  黑夫道:“勿要吊我胃口,快說罷。”

  “這是我在鄉中聽遊徼說的。”

  季嬰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寫了個十四,又寫了個三,然後指着它們說道:“律令有言,能生擒群盜一人,相當于斬首二級,官府賞十四金!金一兩,值576半兩錢……”

  還不等他掰完手指,黑夫就心算完畢,倒吸了一口涼氣道:“十四金,便是8064錢……我的天。”

  “沒錯沒錯,你擒獲三人,當有兩萬四千多錢的賞賜!”

  說到這,季嬰羨慕地拍着黑夫肩膀道:“黑夫,你發大财了,苟富貴,無相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