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1頁)

  黑夫卻大笑起來,對陳平預言道:“就像是這天下七國的疆土、百姓,都将統一于秦一樣。不論是錢币、度量衡、文字,以上種種,往後皆将合而為一。”

  這些東西的統一,可不是秦朝中樞一拍腦袋想出來的,不止是黑夫所在的戶牖鄉,在陽武縣,在陳留,在外黃,在秦軍的占領區,都或多或少在進行類似的工作。

  因為人都是希望怎麼方便怎麼來,當政治上的壁壘不複存在後,除了語音積重難返外,其他那些刻意制造的,彼此相異的東西,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黑夫猜想,如今在鹹陽城内,秦王在籌備一統六合的同時,大概也在與李斯等人準備車同軌書同文了吧……

  他繼續對聽得有些發愣的陳平說道:“列國不再分疆,各地士人交流往來再無阻礙!”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這不是先賢的空想和期盼,而是指日可待的未來!”

第0146章

沸鼎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黑夫那天對陳平說的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縱然是曆史上的大人物,但此時的陳平依然是足迹不出戶牖鄉百裡的小鎮青年,心裡除了自己之外,尚有家,還有淡淡的國别觀,但天下觀卻尚未形成。

  所以黑夫這一番關于“天下一統,文化亦一統”的言論,對陳平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好在他到底聰慧,很快就消化了這番見解,同時也對黑夫此人産生了更大的疑惑。

  “這是一個秦軍小屯長該有的見識麼?”

  不僅如此,陳平還觀察到了黑夫一些不尋常之處。

  仲鳴帶來的那幾個河内郡兵卒,曾驕傲地将身上的衣裳展示給陳平看,說這是新做的夏衣。

  秦卒服役的時候天氣寒冷,所以大家上路時,基本都隻帶了兩件冬衣,如今幾個月過去,氣候日漸炎熱,厚重的冬衣便穿不住了,他們手裡的錢也花得七七八八,不夠買布,不少秦卒頓時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隻差長衣改短衣了。

  這時候,是黑夫為大家救了急,他拿出在外黃繳獲,楊熊賞賜他的布帛分給大家,讓鄉邑裡的裁縫為衆人做了夏裳。

  陳平若有所思:“雖然因為秦軍爵位區别嚴格,他沒法與兵卒同食,如此一來,也算與兵卒同衣了。”

  這曾吳起用來收買人心的手段,如今卻被一個小屯長用上了,故而營内兵卒都十分感激黑夫,甘願服從那些軍法之外,黑夫額外定下的令行禁止。

  比如不許喝生水……

  陳平剛來秦營的當天,就被這種生活習慣驚到了。那一日,他忙活完工作口渴時,直接拿着個瓢,打算在水缸裡勺水喝,結果就被管生活的蔔乘斥了一頓,搶了他手裡的瓢,将一碗剛從釜裡倒出來的溫開水遞給了陳平。

  “遊徼說了,駐紮期間,營内有飲生水者,笞之!”

  陳平想了半天都沒想明白這是為何,因為像他這樣的苦出身,平日裡都是随便喝的。無論是河水、泉水、井水,甚至是雨水,俯下身子,嘴一張,就能解決口渴問題。隻有到了寒冬臘月,萬物霜凍時,才會在家裡把水燒開了喝。

  一開始,他将此理解為秦國風俗。

  然而待他旁敲側擊打聽後,才得知,原來這并不是秦國習俗,而是黑夫的“怪癖”。

  “遊徼嚴令,吾等雖不知緣由,但隻能謹遵。”

  秦國兵卒樸實,不像韓魏之民那麼聰慧圓滑,很少問“為什麼”,有命令就聽着,這是多年來律令馴化出的性格。

  陳平就不一樣了,他凡事都想找出原因,于是在漸漸熟悉後,他終于忍不住問了黑夫這個問題。

  火塘邊,黑夫看着面前那口屋裡找到,用來燒水的鼎,看着裡面的清水漸漸沸騰,淡淡地回答道:“你是本地人,喝慣了本地河水、井水,自然無事。但秦卒皆來自千裡之外,兩地水土大為不同,喝生水多了,難免會腸胃不适,染上病症。将水燒開再飲便好多了,春夏之交,本是疾病滋生之時,營内卻沒有人染疾,這或許就是喝開水的好處。”

  黑夫這種“水土不服所以喝開水論”倒是新鮮,陳平想了想,還真有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