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6頁)

  後世以梁地、開封為都城的朝代,都必須面對這個困境,可以向四方開拓還好,一旦陷入守成,這座國都就将變成累贅。更别說這裡還是個天然的低窪地帶,附近的水利工程随時會成為反灌城池的洪水。

  說話間,前方的軍營已經查驗好符節,木頭紮成的大門開啟,放黑夫他們一行人入内。

  ……

  秦軍大營分東西南北,各駐有一萬秦軍,外加兩萬刑徒戍卒。東營的防備尤其嚴密,因為這裡還是囤積糧草的地方,黑夫剛進大營,就看到隔着幾個營盤的地方,有數十個高兩丈的土糧倉,這都是讓刑徒們趕造的,每個糧倉大概能裝千石糧食,看那樣子,王贲将軍的确是打算從新占領的魏地搜刮數萬石糧啊……

  此外黑夫還聽說,在荥陽東北的大河碼頭附近,一個新的永久性糧倉也正在建造,叫敖倉,那裡可以囤積從河内、河東、河南、關中運來的糧食,也是個可積粟十萬的大倉。

  黑夫觀察發現,大營的秦人個個紅光滿面,并不缺糧,催促各縣鄉送糧,主要是未雨綢缪,不得不說秦軍的後勤工作真是做得極佳。

  他們帶來的兩千石糧食,就在一位糧吏監察下,由戍卒刑徒們幫忙運入倉中。入倉前還得量一道,糧吏每隔一會就抽查一番,看着成色上好的陳年谷子,微微點頭。

  “戶牖鄉運來的谷不錯,不像昨日小黃鄉送來的谷子,竟有大半是劣谷,還要不少摻了沙土湊數,已被校尉下令嚴懲了!”

  黑夫不由暗暗咋舌,多虧了陳平的貸糧之策,從張家糧倉裡運出來的糧食,當然要比從各民戶七湊八湊合一起的要好,他也不必為了湊數而出下策,冒風險。

  在糧吏查驗無誤後,黑夫便對他拱手,詢問起納粟拜爵一事來。

  “原來是這事。”

  因為黑夫差事辦的漂亮,省卻了糧吏不少麻煩,他也願意和顔悅色地回答黑夫。

  “正巧,大王的诏書昨日剛到。”

  糧吏道:“依照舊例,魏地投降諸縣、鄉,有豪長父老願獻糧千石者,賜爵一級。”

  言罷他笑道:“反正魏地諸縣,幾乎人人都是士伍,最多賜一級爵而已,且獻粟升爵,一人僅限一次,所得爵位,不得高于不更,隻消給出幾個公士、上造,便能得糧千石,真是絕妙計策。”

  這計策,還是當年長平之戰期間,秦相範雎獻上的,之後就成了屢試不爽的好方法,每逢荒年、戰争,幫秦國官府減輕了不少糧食負擔。

  聽說納粟令果然已經下達,黑夫不由松了口氣,張耳妻、子一事,讓他和張博翻了臉。好在西張張負還知道好歹,對黑夫說了不少感謝的話。如今,自己能言而有信地幫張氏捧個爵位回去,也不算欺騙他們。

  黑夫當即将戶牖鄉張氏獻粟千石,希望得到一個上造爵位之事告知糧吏,糧吏颔首記下,說此事要禀報過東大營總管全軍錢糧的裨将軍才行。

  至此,黑夫此行的使命就算完成了,至于他們在外黃立下的功勞,得由上司楊熊為他報功。在秦軍中,基本不存在越級上報的情況,所以不管你做什麼職務,都得和頂頭上司搞好關系……

  楊熊已經和黑夫打過招呼了,雖然從不更升大夫是一道坎,但黑夫此次不但斬首盈論,立了“集體功”,還剿滅了“魏軍殘寇”,殺死周巿,并擒獲通緝犯張耳之子。所以他邁入“大夫”階層,基本是穩穩當當。

  “大夫及以上爵位,就不歸郡縣管了,得由鹹陽核定,但至遲到六月,你必能升爵,至于那些通緝令上的錢帛賞賜,我派人随你将頭顱、張敖一齊送到大營,說明情形,或許次日便能得到!”

  這一夜,黑夫與手下們留宿秦營之外,第二天一大早,還被東大營的軍法官和一位校尉傳喚,詢問了他擒獲張敖,以及設計誘殺周巿的經過。

  問答很順利,軍法官讓他等到午後,會派人帶他們去領取賞金。周巿的頭顱會傳往魏地各縣,威懾那些反抗者,至于張敖,被哭哭啼啼地收入營中,他的命運,黑夫便不得而知了。

  等結束詢問後,黑夫掀開營帳出來,如今公務已了,他頓時覺得渾身輕松,再想到很快可以升爵,一時間,竟還有些舍不得“不更”這個好爵名……

  就在黑夫回到營外與自己的手下們彙合,準備午後就出發回去時,他們卻聽到鴻溝岸邊,傳來一陣若隐若現的驚呼。

  “梁城要塌了!”

  ……

  “梁城要塌了!”

  岸邊傳來一陣大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接着,這些聲音,便被更大的垮塌聲掩蓋住了。

  “轟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