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9頁)

  “停,快停下!”

  鬥然見狀大驚,從方才的驚駭裡回過神來了,他連忙幫禦者拉住馬,讓親衛大喊道:“胡公大旗依然在此!”

  但亡羊補牢已經晚了,潰兵們似乎沒有聽到鬥然親兵的呼喊,依然像沒頭蒼蠅般亂跑。鬥然的戰車旁有十多名身材高大的家兵親衛,身上都套着甲胄,現在他們個個身上沾血,可是這血并不是敵人的,而是自己人的。

  過去,每當作戰出現頹勢後退,砍掉幾個膽小鬼的腦袋就可以逼着大隊站在原地。可這次卻不管用了,砍了十多顆腦袋依舊沒有辦法阻止潰逃,一時間,楚軍中央千餘人,已盡數潰敗!

  鬥然呆呆地看着這一幕,腦中閃過一句兵法上的話。

  “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

  “這是在趕羊麼?”

  位于南邊百多步外的孫奉看着眼前這一幕,喃喃自語。

  從他的位置上看去,秦人毫不講究戰争規則,剛開始時還有點秩序。可現如今,已經完全不管陣列,隻是一個勁地豬突沖鋒,橫沖直撞,就這麼把楚人陣列給拱開了一個大窟窿,逼得鬥然也隻能轉移。

  結果導緻了楚卒更大規模的潰敗,鬧哄哄地向四面八方跑去。随着後陣也爆發了戰鬥,後方那數百楚人也陷入了與秦人俘虜的苦戰,難以支援。

  一時間,整個戰場上,唯一建制完好的部隊,就是孫奉手下這五百人了,秦人一直沒管他們。

  按理說,孫奉的手下和秦軍人數相當,若是從後掩殺,或是救助鬥然,或許可以挽救敗局。但在這電光火石之間,連一點糧食都要精打細算的孫奉,做出了抉擇。

  “輸了。”

  孫奉沮喪地如是說,“吾等輸了。”

  他似乎是想起寝丘被李信攻破的那一天的情形,突然喪失了所有的鬥志,在秦人掉頭來進攻他前,勒令禦者調轉馬車,帶着手下的五百多人,以及從屬于他百多騎手,将鬥然抛在身後,向東方的寝丘逃竄……

  ……

  “縣公,孫奉這豎子逃了,吾等也撤罷!”

  亂軍之中,禦者回過頭,面容焦慮地勸鬥然離開,雖然前陣已潰,後陣也全亂了,但他們好歹有戰車,隻要驅車而走,肯定能比秦人兩條腿跑的快!

  鬥然雖面色頹唐,但卻沒有步孫奉後塵倉皇逃竄的想法,而是撫劍歎息道:“沒錯,我是敗了,但縱觀若敖氏立族以來三十代,沒有戰敗還活着的家主!”

  從春秋開始,楚國就有覆軍殺将的傳統,打敗仗的将軍,不必楚王和國法問罪,大多會先行自盡!

  楚武王時,莫敖屈瑕率軍伐羅國,因輕敵冒進兵敗,事後自缢而亡。

  楚成王時,若敖氏的另一支,成氏的家主,令尹子玉與晉軍大戰城濮,此戰失敗後,子玉羞愧難當,自刎于連谷。

  楚共王時,司馬子反與晉人戰于鄢陵,楚軍再敗,失去了中原霸權,事後楚王雖未怪罪子反,但子反仍然固執地自殺而亡。

  楚平王時,司馬薳越不顧手下勸誡他興師再戰,自殺于與吳軍作戰失敗之後。

  楚昭王時,左司馬沈尹戎孤軍對敵孫武,伍子胥等強敵,力戰惜敗後,也讓手下割下自己的頭顱……

  這還是比較知名的,而若敖氏曆代加起來,共有九人以這種慘烈的死法謝世!

  “祖父、父親都曾對我說,荊楚之将,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

  “敗亡不可怕,可怕的是,輸得丢了八百年的傳承,敗得忘了赫赫荊楚的驕傲!”

  真正的荊楚貴族,真正的帝高陽苗裔,縱然是敗,也要敗得有尊嚴!

  “我驕縱而傲,不加防備,如今亡軍覆師,敢忘其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