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4頁)

  這時候,包紮手法就至關重要了,這也是黑夫演示給陳無咎的那些後世包紮技巧的意義所在。

  好在冷兵器時代,多是利器的開放性損傷,而不是熱兵器時代的貫穿傷,所以許多傷者是流血導緻休克暈厥,若倒黴的傷到了頭和肺腑,那基本就救不回來了。

  講了一個上午後,陳無咎的課就算結束了,他匆匆收拾藥囊,帶着弟子出門而去,黑夫知道,這幾天陳無咎都在熱衷于在郊外尋找野麻,然後讓那可憐的小徒弟試吃其花葉……

  黑夫和陳無咎二人分工,陳無咎負責教這三四十人醫學理論,以及為人裹傷包紮的手法,而黑夫則要教他們在戰場上的軍紀和注意事項。

  在下午衆人集中于郡兵的校場上時,瞧着高矮胖瘦年齡不一的衆人,黑夫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參加更卒訓練時的情景。不過眼前的衆人好歹都有爵位,識字,其中一半人還服過兵役,讓他們重新變得秩序井然亦不難。

  在訓練開始前,黑夫先給他們講了個故事……

  ……

  “有一名醫者,自稱善治外傷。一裨将陷陣,中流矢,深入腠理,延使醫者治之。醫者乃持銅剪,剪去矢杆,跪而請辭。裨将曰:‘簇在腹内者,須亟治。’醫者曰:‘我善醫外傷,肌膚之下,乃内傷也,不意并責我’!”

  聽完黑夫的故事,衆人都忍俊不禁大笑起來,而後紛紛搖頭,說那醫者真是狡辯,世竟有如此欺詐之徒。

  然而黑夫卻告訴衆人,醫護救急之士在戰場上要做的,便是如上面那個“外傷醫者”一般,隻管救急止血,至于如何治療金創,如何讓傷者痊愈,那是瘍醫及其屬下的活。

  這也是黑夫把醫護急救之士一分為二,一半在野戰醫院裡協助軍醫治傷,另一半随軍上陣的原因,讓他們分工明确,提高效率,方便管理。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必須經過标準的軍事訓練。因為他們面對的也不是一般的病人,而是活生生的,在喊叫在歇斯底裡的士兵!他們出沒的地區也不是一片祥和的城邑裡闾,而是厮殺陣陣的戰場!

  黑夫設想,醫護兵将不着甲,隻帶着短劍防身,但是他們裝備要比一般的步兵多兩樣東西,那便是塞了十多卷麻布繃帶的救護包,還有擔架。

  在随軍踏上前線時,醫護兵們在百将、屯長帶領下,和軍法官站在一排。在陣戰結束前,他們都要在軍旗下一動不動,直到大軍擊敗敵陣,向前挺進後,才能前往方才對壘的區域,尋找己方的傷卒,為其包紮,放到擔架上帶回大營。

  考慮到這時代的戰争和後世的散兵線不同,是極其講究陣型的陣地戰,經常對峙厮殺個把時辰,所以醫護兵們被黑夫再三強調,救人是他們的本職,但前提是,絕對不允許破壞陣列!

  “軍法有言,亂行者死!汝等也不例外。”

  隻有在醫護兵的百将、屯長下令上前救助時,才能前進,否則很可能會擾亂到陣列,反倒成了害群之馬。

  所以衆人先要進行标準的金鼓鈴旗辨識訓練,這一練就是半個月。待到三月底時,衆人在列隊、變陣上達到了一般兵卒的标準,擊鼓而進,低旗則趨,擊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擊而坐。

  此外,陳無咎的醫術理論課也上完了,衆人開始進行裹傷止血的技術訓練……

  到了四月初,這群新鮮出爐的醫護兵接受了郡尉李由的第一次檢閱。見其已能辨識金鼓,在命令下達前絕不妄動,替人包紮時也有條不紊,李由十分滿意。

  黑夫禀報道:“郡尉,再訓練上一個月,到了五月份,便可以讓衆人分散到各個縣,每人教成十人。則秋收之時,南郡可得醫護救急之士數百!待到出征之日,便将這個消息散播于全軍之中,定能讓兵卒再無後顧之憂,士氣大振!”

  黑夫信心滿滿,他想盡快做完這件事,從而得到新的任命:讓他也能夠參與訓練兵卒,待到再次伐楚時,他希望自己起碼是一個統領千人的率長!

  在聽到黑夫的請求後,李由卻搖了搖頭:“你還有其他事要做。待到四月農忙結束後,不止是郢縣、江陵,各縣也要大肆征兵訓練。此事幹系重大,郡守決定在四月行縣,巡視各地,督促其農事,看看各地堆肥漚肥之術,以及水碓推廣得如何?順便也檢閱各縣兵籍、武庫情況,這便需要兵曹派人随行,而這人選嘛……”

  李由拍了拍黑夫的肩膀,無奈地說道:“郡守似乎對你很看重啊,他親自點了你的名,要你一同行縣,時間就在後日!”

第0224章

四月行縣

  立夏剛過,人間四月芳菲盡,逐漸有了夏天的樣子,悠悠地,風燥了起來,陽光不那麼輕柔了。

  這一日,頂着炎熱的太陽,一個龐大的車隊從江陵城出發,沿着大道向北迤逦而行,正是郡守騰“行縣”的儀仗。

  最先有兩乘戎車開道,車左、車右都全副武裝,或持戈戟,或背弓矢,甚至連駕車的禦者,也身背長劍,手邊放着手弩。

  而後是兩輛導行的吏車,皆為白色車蓋,各坐着一名甲士和一名小吏。

  然後才是郡守的高大軒車,車蓋是黑色的,車兩側的屏障都被塗為紅色,由通體赤色的驷馬牽引着,郡守騰的身形隐在帷幕中。卻見他他冠冕端莊,身穿黑袍,戴黑冠,佩長劍,持銀印青绶,軒車的前後左右皆有執戟的吏卒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