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5頁)

  而後,這位剛烈的公主便從高台上徑直跳下,香消玉殒了,聽說她自殺時,手中還抱着一隻肥狸貓……

  “真是可惜。”

  章邯露出了諷刺的笑:“我聽聞,楚王負刍本欲學商纣,縱火自焚,卻在最後關頭心生怯意,開宮投降,倒是這楚公主有點芈姓王族的剛強……”

  正說話間,宴飨上的絲竹之聲,忽然一陣混亂。

  二人擡頭看去,卻見是一個鼓瑟的樂官忽然不彈了,而是撲在樂器上哭了起來。

  他的這舉動,引發了樂官們的集體停曲,吹笙的、彈琴的、擊鐘的,無不開始流淚,甚至連那些坐在軍吏懷中的女子,也紛紛抽泣起來。

  正男女雜座,享受勝利者殊榮的軍吏們頓時大為不快,秦卒也立刻走過來,要将這些敗興的樂官拖下了殺了!

  “且慢!”

  筵席另一端,卻響起了王翦厚重的聲音。

  “安陸率長黑夫何在?”

  黑夫一個激靈,立刻出列道:“下吏在!”

  “用楚言替我問問,這些人為何哭泣?”

  這是把我當翻譯官了啊,黑夫隻能如實問了。

  卻見那彈瑟的楚國樂官卻也不跪,仰頭用濃重的楚言道:“小人乃楚大夫鐘氏之後,世代做樂師,方才看吾等頭上依然還戴着楚冠,手中樂器彈奏的也是楚音,再想到楚王已為将軍俘虜,楚國也已覆滅。小人不能如上柱國和公主季芈一般殉國,反在此鼓瑟以娛秦人,不由羞愧難以自抑,如今隻求一死,還望将軍成全……”

  黑夫轉述之後,在座軍吏都勃然大怒,起來按劍要殺此不忘荊楚的樂官。

  王翦卻擺了擺手:“楚國初滅,楚人心懷故國實屬尋常,若是如此便要殺,這壽春城内十萬百姓誰人不可殺?楚國境内數百萬生民誰不能殺?”

  他揮了揮手,讓人,将這些樂官、女子驅散後,起身朝所有人敬酒道:“諸君征伐辛苦,軍中無以為樂,隻能以薄酒犒之。”

  飲畢後,王翦卻又歎道:“許多年前,我叔父王齕曾在穰侯的宴飨上,見過造訪秦國的荀子,當時荀子在和穰侯談論兼并與堅凝之事。”

  “荀子說,兼并是容易的,唯堅凝卻很難。齊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奪之;燕能并齊,而不能凝也,故田單奪之;韓之上地,方數百裡,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則必失!”

  “如今秦已并韓、魏、趙、燕、楚,接下來的事,便是凝固,使天下為一,諸侯為秦臣,百姓為秦民,故我才在項燕死後,下令嚴禁殺俘,不得肆意擄掠欺淩楚人,便是為了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

  “眼下楚王雖俘,壽春雖克,但楚國還有淮南、江東未附,二三子亦不能掉以輕心,不過對各城邑楚人,亦不必以敵國之人視之,必使之歸附,秦軍才能在淮北淮南站穩腳跟,徹底掃滅殘楚!”

  “好歹還有清醒的人……”黑夫不由佩服王翦,在衆将已被勝利沖昏頭腦之際,他卻還知道此戰沒有結束,讓衆人勿要淩虐楚人,引發反彈。

  一席話畢,衆軍吏紛紛應諾,就在這時,外面也響起了一陣清脆的擊掌聲。

  “王将軍此言甚善!不但為大王兼并楚國,還要為大王凝固之,非但是善戰之将,亦是善守之将!”

  一位身着禦史官服,身體魁梧,留着長須的中年人從外走來。

  “這是誰人?”黑夫看向章邯。

  “是禦史丞,馮去疾!千石大吏,更是大王最信重的臣子,他不是該在鹹陽麼,怎麼來壽春了!”

  章邯面色微變:“難道說……”

  馮去疾與王翦見禮後,也道明了來意,從袖中抽出一張明顯蓋了鮮紅大印的帛書來。

  “請王将軍與衆将士聽诏!”

  黑夫連忙随着章邯的動作,眼看從王翦到李由、章邯,都隻是起身作揖,不由暗暗松了口氣,看來這年頭在軍營裡聽王命,是不用撲通跪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