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趙高、上司蒙毅、同僚王離,黑夫赫然發現,這章台宮的水,着實不淺。
“多想無益,先将自己手裡的一畝三分地夯實,再緊跟皇帝腳步,才是在禁中生存下去的辦法!”
他看了看一臉橫肉的董翳,董翳好辦,心思更簡單點,還是内史夏陽人,與章邯是同鄉,二人曾一起做過郎衛,他和黑夫之間隻隔了一層關系,很快就熱絡起來。
李良就不同了,此人對黑夫看似尊敬,實則心思重重。
再往下的兩百郎衛,也都是關中少爺兵,個個都有不低的爵位,比不了黑夫一手帶出來的三千南郡子弟,想讓他們心服口服,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就在黑夫适應新職位的當口,皇帝稱帝後的第一次大朝會,也拉開了序幕……
第0325章
李斯
始皇帝二十六年三月初一這天,日出時分(5點到7點),天色将明未明,站在章台宮正殿之下,頭戴獬豸(xiè
zhì)冠,須發斑白的廷尉李斯仰頭向上看去。
殿前左為斜坡,皇帝可以乘車辇而上,右為三百六十級台階,供人臣拾級,礎石之上聳立着高大木柱,條石砌成的地面,金光閃閃的壁帶,間以珍奇的玉石,其建築之豪華為其它宮殿所莫及……
點了華燈的宮殿璀璨如白晝太陽,陶制的虬螭蜿蜒盤旋在離地數丈的屋檐上,還有展翅欲飛的玄鳥雕塑,發出了帝國的初鳴。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是仲尼諸弟子對孔丘的感覺,于李斯而言,不管對這權力之巅仰望多少次,都是這種感覺。
回想起來,第一次來此處,還是二十年前,那時候的他已經離開上蔡,入鹹陽數年,先做了呂不韋門客,助其編篡《呂氏春秋》,才能得到彰顯,遂被呂不韋任命為郎,得以進入章台宮,初次見到了陛下。
從第一次會晤起,李斯便明白了,呂不韋雖然權傾秦國,但遲早會凋零死去,反而是弱冠之年的秦王政,将如旭日東升……
于是他早早便開始撇清自己與呂不韋的關系,待秦王親政後迅速改換門庭,竭盡才幹,謹奉法令,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秦王遂為天子,稱皇帝。
這個過程裡,李斯自問功勞不小,他也得到了皇帝的獎賞,官職從郎做到客卿,又為廷尉,爵位也提到了十七級的驷車庶長,長子李由尚秦公主,中子也有同樣的機會。
皇帝最信重者,無人出李斯之右!
時至今日,他早已不是廁中鼠,而是人人豔羨的權臣了。
但人對權力之巅的攀爬,是不會滿足的。
今日是陛下稱帝後第一次大朝會,三公九卿畢至,一行行舉着火把的車隊從鹹陽各處駛出,彙聚到章台街,浩浩蕩蕩的前往龍首門,入内後,群臣車馬停下,手持玉圭步行入内。
唯獨四輛車得了特許,可以直接駛入,抵達大殿之下。
四車,分别是右丞相隗狀,左丞相王绾,禦史大夫馮去疾,以及廷尉李斯。
四位公卿下了車後,謙讓一番後,又自動按照官職排序,分好了登階的次序。
很遺憾,李斯雖然是皇帝最親近的大臣,卻隻能排在四人之末。
于是,從李斯的視角看去,前方的三個人影,攔在他與權力巅峰之間。
“右丞相隗狀垂垂老矣,一飯三遺矢,命不久矣,不足慮也。”
“禦史大夫馮去疾,初任此職,野心不強,又無大功于國,數年内不可能再升,亦不足為慮。”
捧着白玉圭拾級而上,自動忽略了走路都有些吃力的隗狀,以及同自己相善,野心不大的馮去疾後,李斯将目光鎖定在了第二個人身上。
王绾,名為左相,實攬大權,明眼人都清楚,隗狀不久之後定然卸任,王绾将坐上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加上他本就是山東人士,還曾在稷下混迹過,近來與七十博士打的火熱,還引薦了不少陰陽家入秦,衆人推終始五德術,以為周朝是火德,秦代周德,乃是以水克火。
于是便說服皇帝定秦為水德之始,并做出了更名大河為德水等措施,今日朝會,首先便要宣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