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7頁)

  秦國早年的陵墓都修在故都雍,到了秦孝公起,才開始在灞水以東的芷陽縣劃定新的王陵區,惠文王、昭襄王、宣太後等人都葬在那。

  唯獨秦始皇的陵墓,卻定在了芷陽以東的骊山北麓,雖然皇帝正值盛年,但這陵寝從他13歲即位伊始,已修了整整二十六年,初具規模……

  但如今,随着秦始皇從秦王升級為皇帝,陵寝的規格也要上一個檔次,遂決定重新開工。按照秦始皇但凡做一件事,就要曠古絕今的性子,便能想見,骊山陵将是何等的宏大了。

  黑夫暗暗思索:“既然骊山的大工程已上馬,那麼兵馬俑,也要開始燒制了吧?”

  他前世就去過兵馬俑,除了驚歎于門票之貴外,也對秦有了個全新的印象,還在秦陵公園裡打轉了一個下午,發了個朋友圈,那時候可沒料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秦始皇的警衛員。

  “據說兵馬俑是以郎中令軍和衛尉軍為模闆燒制的,說不定,會有少府的人找上門來,按我的模樣身高,做一個将軍俑呢!”

  想到這,黑夫就覺得特别有趣,曆史和現實,仿佛交織到了一起。

  就在黑夫腦補自己變成了大型陶手辦,站在玻璃框裡供後人觀看研究時,巴忠的手下,那個曾在船上分鹽給黑夫吃的巴人武士丹虎卻走進來,用巴人言語說了句話。

  “中郎戶令。”

  巴忠颔首讓丹虎下去後,對黑夫道:“我家在鹹陽市肆的人來報,說君之堂弟,似乎在那邊遇到點麻煩……”

  “什麼?”黑夫先是一愣,是誰吃了豹子膽,敢找自己的麻煩!

  巴忠話音剛落,外面也響起了急匆匆的腳步,卻是桑木回來了。他來到亭邊,下拜道:“主!出事了!”

第0332章

同行冤家

  按照西周以來的傳統,匠人營國,前朝後市。都城的宮城居中偏北,市場則統一設置在南面,也就是鹹陽塬下的渭河北岸。

  所以黑夫與巴忠乘車過了長長的渭橋後,拐了個彎,進入長陽街,便來到了鹹陽南市市門,一道矮矮的牆垣将市肆封閉起來,據說“一字千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十多年前,《呂氏春秋》曾挂滿市垣,讓天下人來糾錯。

  黑夫出示傳符後,馬車進入市肆,從車上放眼望去,卻見這裡其實是一條狹長的街道,東西長約三裡餘,一眼看不到頭。道路兩側,盡是密集的市肆。

  “市朝則滿,夕則虛”,市場白天開放,黃昏休閉,時近傍晚,離市場交易結束還有半個時辰,南市卻依然熱鬧非凡。來買賣東西的人絡繹不絕,不但有鹹陽本地人,還有從關東來的商賈。整個市集上叫賣聲不絕于耳,人來人往,喧喧嚷嚷,市道時不時會被堵住。

  想來最熱鬧的早晨和中午,當和江陵“朝衣鮮而暮衣蔽”不相上下吧。

  巴忠是這裡的常客了,他對黑夫道:“過去六國之市和秦人之市是分開的,如今都合到一起了。”

  看似有些混亂,實則規劃有序。

  據巴忠說,這裡的門店按照門類排列,分别位于不同區域,一路走過,黑夫見到了打烊的食肆、收攤的狗屠,還有販缯、糧食、農具、皮毛、陶器、漆器的店鋪,百物俱備。有的店鋪後面,還直接連着小工坊,沿渭水排行成列,也方便車船貨運。

  黑夫又發現,不管店面多大,每天在做幾萬錢的貿易,市中商賈衣着都極其簡樸,基本是粗布麻衣,鮮少見到穿帛和衣服上有文繡的人。

  秦國的商人地位低,且被法律限制得死死的,戰争徭役都優先征發他們,不去官府登記,就擅自與市籍者結婚,甚至會被判刑。所以商賈們極其低調,哪怕是巴忠,家産上億,母親還得了皇帝褒獎,出門在外也不敢炫富。

  身在市中,他們也要受制于人。

  巴忠指着兩側道:“市肆排行成列,故稱之為列肆,在市場中貿易的商賈稱之為市人,編入市籍,五戶一組,設有列長,每隔一裡,又設一個市亭,樹立市旗,由市掾吏監督貿易。”

  “故而,隻要令堂弟并未違法,當不會有事。”

  巴氏在南市也有店鋪,随時将這裡的情況報告巴忠,所以他是知道這裡發生了何事的。

  “但願如此罷。”黑夫道,這時候,桑木将馬車停下,他們到了!

  這裡專門賣糖蜜的區域,有蜂蜜,有饴饧,空氣中彌漫着一股香甜的氣息。

  這裡的商賈也不做生意了,都擠在黑夫堂弟彥賣紅糖的店肆外,面上盡是幸災樂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