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這位近來炙手可熱的天子近臣,便成了巴氏重點投資的對象。
趙高在暗處默默看着這一切,若是黑夫依靠巴氏力量解決此事,雙方有了利益糾葛,甚至糊裡糊塗地為巴氏向皇帝求情,那真是妙不可言……
可惜,黑夫很善于使用自己的“勢”,隻靠一封寫給司馬欣的信,便完美解決了此事,且沒留下什麼把柄。
趙高隻能寄希望于黑夫因出身卑賤,禁不住巨利誘惑,收受巴氏或明或暗的賄賂了。
九卿之一的典客負責管理蠻夷邦交和邊陲部族事務,巴氏也在其管轄之内。皇帝對巴寡婦清一家優寵卻又提防,典客手下的行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暗中監視巴忠的一舉一動,随時向皇帝彙報。
所以趙高知道,這件事遲早會傳入皇帝耳中,到時候且看黑夫如何辯白。
皇帝最讨厭近臣結交豪貴!試想,自己身邊的郎衛,被人用金錢輕易腐蝕,為其所用,代其獻言說項,那和趙國郭開、齊國後勝這種内間有何區别?
但讓趙高詫異的是,次日一早,在典客行人向皇帝彙報此事時,皇帝卻隻淡淡地答了三個字。
“朕知之!”
……
趙高為皇帝駕了二十年車,對他的口頭習慣了如指掌,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一切如常,暫不處理。
這下趙高明白皇帝的打算了,黑夫沒有為巴氏說情,順利過關。
這才有了趙高當着女婿的面,對黑夫的贊不絕口。
“黑夫雖出身黔首,卻聰明穩重,知道如何用勢,又明白香餌之下必有死魚的道理,換了我,也不一定做得比他強!”
趙高贊歎不已,閻樂卻聽得脊背發涼,趙高是一個心思深沉的人,他越是誇一個人,就說明忌憚恨意越深。
而眼下,黑夫受趙高推崇誇贊的程度,僅次于曾判趙高死罪的蒙毅了!
為何會如此呢?趙高回想起來,發現自己對黑夫的警惕,源于陳縣王帳外,那莫名其妙的殺意……
他能夠确定,那一刻,黑夫眼中閃過的光,忽然急促的呼吸,輕握的拳掌,是動了殺心的!雖然隻是一瞬間,但卻被敏感的趙高察覺了。
當時趙高還以為這是一場巧合,這黑夫與他初次見面,無冤無仇,緣何會有殺意?
直到上個月,皇帝令群臣議尊号,本以為自己能獨占鳌頭,卻不料,半路卻殺出來個黑夫!與他的進言幾乎一模一樣!
接到皇帝升爵诏書的時候,趙高感到的不是榮幸與得意,而是沒來由的憤怒。
以及深深的危機感!
“那奏疏,若是廷尉李斯所進也就罷了,一介南蠻豎子,竟也能揣測到陛下的心思!?”
于是,趙高便開始給黑夫使絆子,倒不指望一次就讓其失去帝心,至少要試探出此人深淺……
博局上的十二曲道中就有不利行棋的“惡道”,可黑夫卻或出于直覺,或出于本能,不偏不倚走了“善道”。
趙高的試探,落空了。
他低下頭,看着手中緊攢的黑白二枭子,陷入了沉思。
六博栻盤上,還有關于生門、死門、相生、相克的說法,對博局也産生了影響。
趙高自認為,自己是一枚從散子慢慢蛻變而成的白枭,受刑受苦的母親,低賤卑微的隐官出身,他咬緊牙關,立軍功恢複自由,又經過自強不息的文武修習,從目不識丁的匹夫,成為天下前三的書法大家,進入陛下的視野。
二十年仕途,八千個日夜的勤勉兢業,他沒有一天松懈,甚至在結親選婿的細節上,也刻意選了閻樂這個有能力但身份低的小吏,給皇帝一種:趙高從不結黨自固的印象。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若說李斯是皇帝最重用的大臣,那麼,趙高就是皇帝最信任的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