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頁)

  蕭何為劉季分析起來:“尉郡守赴任膠東,欲施展拳腳,需要當地士人為其所用。若昔日有過節的你公然去謝罪,郡守若殺你,顯得其器量狹小,若釋之,則能得到一個能容人的名聲,引來關東士人投效。故而比起逃亡,親自去膠東負荊請罪,反而更有機會活命。”

  “蕭君,請容我思慮思慮……”劉季也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否則也不會向蕭何求救。

  “攸關性命,你還是思慮清楚為好,請放心,蕭何會向縣君告假,與你同赴膠東,為你說情!”

  蕭何看似忠厚實誠,處處在為劉季考慮,但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

  “我原本覺得世事紛亂,秦之天下不知能夠牢固,想潛伏于沛縣,以觀世變。一旦有亂,推劉季出頭,聚本地豪傑俠客為佐,便能助我保全宗族,但如今看來,是不可行了。”

  劉季這條小魚,早早被一條巨鲸盯上,要麼死,要麼逃,即便按照蕭何說的去膠東“負荊請罪”,隻怕以後也輕易沒法回沛縣。

  不在沛縣的劉季,就像是失了水的魚,困在沙灘上,再沒了在老家攪風攪雨的能耐。

  不管怎麼選,蕭何投資多年的劉季,都已經完蛋了,如此想來,這恐怕也是尉郡守為了招攬蕭何去膠東為吏的一石二鳥之計?

  蕭何越想越覺得恐怖,這樣的人,還是不要得罪為妙。

  他負手踱步,思量道:“我且随劉季去一趟膠東,一來為他說情,也算盡了這十來年的情分。二來,還可用劉季為餌,試一試尉郡守,他若殺劉季,說明是個隻圖一時之快,氣量狹小之輩。若釋之,則是知大局,有深謀之人……”

  根據其不同的為人,蕭何再為自己和家族的将來,做不同的打算。

  至于劉季?隻能對不起他了。

  蕭何看好劉季時能花心思拉攏他,培植情誼,讓劉季信任于他。但攸關到自己和家族時,他也能毫不猶豫地,賣掉劉季!

  就像曆史上,韓信成于蕭何之薦,敗于蕭何之騙……

  而劉季,在一番躊躇後,也做出了曆史上,其在謀士勸說下,毅然赴鴻門之會的決斷!

  “也罷!反正伸頭縮頭都是死,還不如主動去一趟膠東,一來請罪,二來為這萬錢重禮道謝,三來,乃公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想要将我怎樣!”

  蕭何拊掌:“善!什麼時候走?”

  劉季一發狠道:“魚死網破,今晚就走!”

  蕭何問道:“你不迎親,不洞房了?”

  “命都沒了,還成什麼婚,我此去可能會死,就不耽誤那呂氏女子了。”

  說着劉季便朝蕭何一作揖:“蕭君稍待,我這就去找呂公退婚!”

  蕭何怕劉季這沒譜的家夥诓騙他,出門就逃了,也連忙跟了出來,想盯住他。

  但沒想到的是,劉季的心思,還真像是四五月的天氣,說變就變。

  劉季嘴上說着去退婚,走出房門,卻又跺了跺腳,徑自去熱鬧的大堂,找到了那兩個黑夫派來,正在飲酒的門客,朝他們長拜作揖道:

  “二位壯士,尉郡守乃兩千石大吏,貴不可言的人物,劉季卻是一個區區鬥食小亭長。郡守贈我萬錢賀禮,劉季十分感激。本該立刻前去追趕郡守車駕,親自拜謝,但今夜乃我婚日,又身為亭長,擅自離任是大罪。還請二位壯士待我兩日,等劉季完婚後,明早立刻辭去亭長之職,辦好驗傳,便同二位壯士前往膠東,親自感謝郡守大禮!”

  大禮二字,劉季簡直是咬牙切齒說出來的,但在旁人聽來,卻好像是感激涕零一般。

  兩個門客一臉懵逼,黑夫隻囑咐他們送錢過來,再在豐邑呆幾天,看看劉季反應,卻沒料到這小亭長會來這麼一出,面面相觑後,隻能點點頭。

  不明真相的婚宴客人們卻紛紛喝彩道:“不愧是劉季,為了道謝,亭長說不幹就不幹,夠豪氣!”

  劉季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能一揮臂,吆喝道:“二三子,時候不早了,老劉還要折騰一整夜,若吃飽喝足了,便随我迎親去!”

  “季兄,你一把年紀,一整夜,行麼?”

  盧绾等人開始大聲起哄,樊哙也滿手是油的從後廚出來,夏侯嬰說自己已經備好馬車了,任敖留下招待賓客,蕭何則被劉季拉上了迎親的馬車:不管是主車還是副車,都是劉季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