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沒睡着……”尉陽摸摸腦袋,有些不好意思。
尉陽這一路東行,見識了各種名山大川,增長了見識,但他來膠東兩個月了,卻隻能呆在即墨城,如今聽說黑夫願意帶他行縣,别提多興奮了,臨行前,一宿都沒睡好。
“一想到此番随郡君行縣,可以去看看傳說中的大海,我便情難自抑。”小夥子把這此出行,當成了新的旅途。
黑夫卻笑道:“見多了就不足為奇了,甚至會覺得,不過是大了幾倍的雲夢澤而已。”
尉陽詫異:“郡君見過海?”
黑夫卻笑而不答,他當然見過,見的也是山東的海,前世時,高中畢業的他,到青島看大海,喝着紮啤,吃過大蝦。
不過兩千年滄海桑田,他曾站過的那片沙灘,現在或許還淹在海裡吧。
“等治郡小有成效後,我一定要以權謀私,在那建座海景房……”
如此想着,黑夫龐大的車隊,也離開了即墨,他讓最信得過的長史陳平留守,有蕭何、苦負二人為佐,以陳平的手段,守好即墨這一畝三分地應該沒問題。
随行的人手,除了尉陽外,黑夫還帶上了賊曹右史曹參,在曆史上,此人隻以“蕭規曹随”留名後世,仿佛沒什麼本事,但幾個月接觸下來,黑夫才發現,曹參有他自己的本領,此人不僅粗通律令,還有一身好本領,有勇武無畏的一面,也有心細沉穩的時候。
黑夫不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曹參最初可是以軍功出名的,漢朝建立後,計算諸臣功勞,曹參累計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禦史各一人……
最後算下來,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隻是被漢高祖強行壓了下來,一通功人功狗的理論,成功将第一功臣給了文臣蕭何。
仿佛是命中注定,老曹從沛縣開始,到朝堂之上,永遠被老蕭壓一頭,做萬年老二,這貨最初可能憤憤不平,但後來也想通了,别人說他“蕭規曹随”,也一笑了之,甘之若饴。
但在這個時代,曹參比蕭何早一步做出選擇,故很得黑夫器重,他和蕭何之間的暗地競争,也成了兄弟上山,各憑本事。
……
走了幾裡地,途徑即墨城西的公田時,黑夫讓車馬停下,下去慰問了在此種試驗田的農家弟子們。
整片公田數百畝,統統交給許勝他們使用,在黑夫的建議下,又分成了專門種植谷物,改進耕種技巧的谷地。以及種植蔬菜,改良品種的菜圃。
相比于黑夫上次來視察,田地邊多出了一片小樹苗,這是新種下的果樹……
不過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果樹要結果,可得等好多年。谷物亦然,膠東比不了江南,隻能一年一熟,那些精耕細作的法子能不能增産,得秋天才能知曉。
但種菜就不一樣了,生長周期較短,且一年四季可以種不同品種,所以近來,許勝和幾個重要弟子的精力,都放在菜圃中。
早在春秋時,中原的園圃業就十分發達,已經有專門栽培蔬菜、種植果樹的人,稱之為“老圃”“場師”,農家裡就有不少精通這一行的人才,曾編過教人種樹的書。
“這些人,就是當代的袁隆平,大德魯伊啊……”黑夫感覺自己撿到了寶。
他在面對豪貴官吏時十分強勢,但在農家面前,卻恭敬有禮,絲毫沒有官威。還很愛彰顯自己出身底層的一面,黑夫甚至曾穿着短褲,光着腳下地,請教許勝農圃之事……
郡守這種态度讓許勝十分欣賞,所以黑夫但凡有什麼小的“提議”,他也信之不疑,讓弟子們試試。
黑夫等人步入菜圃,許勝便帶着穿褐衣的弟子上來迎接,二人聊了一會,許勝又說到了一個月前,祭酒蕭何組織學室弟子來菜圃參觀,一些富豪出身的弟子,居然把麥苗當做韭菜,真是讓許勝又好氣又好笑。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說的就是這些讀書人,郡守,這樣的人,就算通秦言,曉秦吏,可一旦為官吏,怎能知曉百姓之疾苦?老朽覺得,關中秦吏這一點就做的好,萬事以農為先,官吏也不以耕作為恥,這種好傳統,可丢不得啊!”
黑夫颔首:“許公教訓得是,以後每一批公學弟子,都應該送來田圃裡,親自耕耘幾天,讓他們知道盤中餐食的艱辛!”
嗯,順便也能把那首《憫農》傳播得更廣,讓黑夫郡守憐農之名天下皆知。
這時候,黑夫身邊的尉陽卻說道:“這世上,當真有不知五谷的人?”
他小時候吃過不少苦,跟父母下過地,陪祖母挑肥種菜,所以覺得,這不是身為一個人,應該與身俱來的本領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