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頁)

  但蕭何的事,也告訴黑夫一個道理,這亦是他打算在這場戰争裡扮演的角色:

  “就算要給C位讓人頭,好輔助,照樣能拿MVP!”

第0592章

貓鼠

  秦始皇三十三年四月下旬,腄縣城外,倉曹掾蕭何站在亭驿處,手持簿冊,看着馳道上,絡繹不絕的牛車、人辇接踵而至,車上滿載着粟、麥、豆等糧食,牲口在前奮力邁步,民夫在後推攮,汗流浃背,大車小車聲音軋軋作響。

  這些都是從膠東郡南部各縣,送往腄縣倉禀儲藏的糧秣,蕭何作為倉曹掾,負責糧食的清點收檢工作,必須與本地倉啬夫相互監督,明确責任,一點差錯都出不得。

  原本的曆史上,蕭何就是搞後勤補給的行家,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饷支援作戰,眼下負責倉曹,正是人盡其才。

  “蕭倉掾。”

  蕭何剛與倉啬夫核對完這批糧食,親眼看着它們入倉封緘,這時候,一位跟在糧隊後的三十上下士人乘馬而至,扶鞍而下,與蕭何見禮。

  “陳長史。”

  對于黑夫的首席幕僚陳平,蕭何可不敢怠慢,連忙還禮。

  陳平道:“如何,陳平親自押糧,未出差錯罷?”

  蕭何道:“陳長史做事精細,一車不多,一車不少。”

  “如此便好。”

  陳平看了看左右,笑道:“足食,則足兵,隻有确保軍糧充足,海對岸的大軍才能作戰啊。蕭倉掾,可否能陪我在這倉禀走走看看?”

  陳平主動提出,蕭何自然不好拒絕,将簿冊交給倉啬夫,叮囑他幾句話後,便邀請陳平,看看這新修建的大糧倉。

  糧倉占地甚廣,一個個土倉如同膠東丘陵那林立的土包,每個土倉裡,都積着整整一萬石糧食。

  蕭何拍着厚實的倉壁介紹道:“像這樣的土倉,腄倉共有一百個,也就是說,能積糧百萬石,眼下雖然才積累一半,但到六七月時,定能糧食滿溢,足以供東征大軍一年之用!”

  陳平點了點頭,若有所思,走在宛如城塞,防備甚嚴的腄倉,陳平的注意力,卻被幾隻趴在倉頂上打着哈欠曬太陽的花狸貓(中國狸花貓)吸引了,指着它們道:

  “倒是有許多狸奴。”

  蕭何無奈地說道:“長史當知,《倉律》嚴苛,非但不同谷物要分開堆積,若是糧倉門窗關不嚴,能伸進手指,則主事者有罪。糧倉中的鼠洞有三個以上,亦要罰一盾。膠東多鼠,這腄倉更有土倉上百,于是,便隻能養上幾十隻狸奴捕鼠了。”

  “多養點好。”

  陳平笑着說起一件趣事:“你不知道,郡守倒是很喜歡狸奴,常買魚穿柳,予家中所養花狸為食,夫人沒少說他。郡守卻振振有詞,說狸處堂而衆鼠散,如今膠東日漸繁盛,但上下官員,頗有懈怠之心,難免生出些碩鼠來,就是要多養幾隻狸,殺殺這些碩鼠!”

  蕭何颔首,整頓吏治,是黑夫一直在強調的,但沒想到的是,陳平卻就着狸貓和碩鼠的話題,繼續道:

  “但就我看來,一百隻碩鼠所盜之糧,尤不及這次運糧,往來損耗的十分之一啊……”

  他似乎話裡有話,蕭何謹慎,沒敢貿然去接,陳平卻自顧自地說道:

  “蕭倉掾應當知曉,去歲齊地諸郡皆亂,唯獨膠東依仗郡守未雨綢缪,逐滅諸田,故無事。加之郡守令農家行走各縣,将堆肥漚肥之法,及節氣之歌傳予農戶,故秋收頗豐,全郡公私田疇,六百多萬畝(秦畝)土地,共得粟一千五百萬石!麥一千萬石。”

  蕭何颔首:“這已是大豐收了。”

  陳平卻道:“那麼敢問蕭倉掾,這大豐收後,對膠東一個普通民戶而言,獲益了多少?”

  蕭何在陳平的凝視下,終于正面回答了一次問題。

  “今膠東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粟、麥、豆加到一塊,歲收三百石。官府每畝收一石半之租,便去了150石,僅餘150石。人每月食一石半,五人終歲食粟90石,再除去留作種子的10石,餘有50石。50石,可換錢兩千五百,齊地好祭祀,除去社闾嘗新、春秋之祠,用錢300,餘2200。衣、履之物,每人用錢300,五人終歲用1500,故每戶僅剩700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