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6頁)

  換了他是一個小卒,面對如此巨壓,恐怕也會忍不住發出壓抑已久的長嘯吧?

  眼看左營混亂愈演愈烈,踐踏相殺倒下的人越來越多,火勢都快蔓延到右營來了,扶蘇看向都尉們:“諸君,可有制止之法?”

  “制止?”

  兩名都尉面面相觑,高成苦笑道:“這營嘯與獄嘯相似,一旦發生,極難制止,貿然人營,恐會遭到兵卒攻擊,最好的辦法……”

  他眼中閃過一抹狠色:“派人去占住營門,将裡面的士卒關上一夜,讓他們自相殘殺去吧!到了明早,公子便能得到一個靜悄悄的營地。”

  在秦人看來,帶這些燕趙之卒來異國打仗,本就是莫名其妙,平白增加難度,死吧,死光了更好,省得他們有後顧之憂!

  扶蘇默然良久,誠然,都尉們的建議,是保全右營秦卒最好的辦法,但扶蘇終于還是歎了口氣:

  “尚未開戰,副将楊老将軍發疾而亡,千裡行軍十死一二,如今營嘯,眼看又要喪三分之一,這與棄軍喪師何異?一将無能,三軍受累,說的就扶蘇吧?但不論如何,彼輩都是我的兵,我之赤子,扶蘇不能棄之不顧!”

  他最後看了一眼混亂的左營,下令道:

  “集結戰車,戰馬,皆着重甲,随我沖入左營,将兵卒隔開!”

  “公子不可!”

  都尉們連忙勸阻,但扶蘇決心已定。

  待他披挂好沉重的甲胄,站在戎車之上,掃視安穩如磐石的五千關中兵時,不由感慨,自己一直想讓父皇對秦地與六國故地一視同仁,這一路來,他也在不斷踐行此道,希望三軍能同舟共濟。

  可事實卻是,數百年的隔閡,幾代人的仇恨,哪可能是一朝一夕便能消弭的呢?一旦遇事,最靠得住的,還是關中子弟……

  扶蘇朝這五千關中兵,長長作揖!

  但另一邊,他能理解營嘯者恐懼的内心。

  這場遠征太漫長,太辛苦了,皇帝的部署透露着奇怪,仿佛故意将三地兵卒捏到一起,就是要用途中發生的種種問題考驗扶蘇似的。

  上至統帥,下到士兵,每一個人的神經都高度緊張。陌生的地域,嚴酷的軍法,燕人與秦人岌岌可危的信任。夢中那遙遠的家鄉與近在咫尺的血腥厮殺,連日來生死未蔔的遠行,熟悉的面孔消失了很多,高壓軍紀下,卻隻能長時間積累的壓抑。

  直到那根繃緊的弦,斷了!

  随着某人的一聲驚嘯,這些潛藏已久的恐懼、憤怒、迷茫,都在刹那間噴薄而出,一發不可遏制。

  扶蘇能理解,但即便如此,他也要去阻止這場可怕的人禍!

  公子仗劍,下令道:“擊金!開營門!”

  壯士敲響營中的銅鐘,這是收兵止戰的信号,尖銳的響聲,也是将營嘯兵卒驚醒過來好辦法。

  左營處,一些倉皇驚恐的兵卒聽到金鐘敲響,下意識地停下了手裡的兵刃,或舉首,或扭臉。卻見先前緊閉的右營大開,夜色裡,一輛戎車驷馬當先,後面則是披着甲,手持火把的關中兵,他們徑直沖入左營,齊聲呼喝:

  “将軍有令,棄兵伏地!”

  在金鳴和大呼下,不少人一個激靈驚醒過來,聽話照做,扔了染血的兵刃,匍匐在地,冷靜下來的他們後怕地看着滿地屍骸,誰也不知道,方才昏暗之間,瘋狂的他們,是否失手殺了自己的鄉黨袍澤……

  扶蘇的戰車和秦卒的腳步,從他們面前經過,毫不停留。

  但左營裡,依然有許多地方,在發生可怕的殺戮,有人已經殺紅了眼,不管不顧,也有人想要殺出一條血路,跑到營外去,徹底逃離這場苦役!

  左營的亂象并未好轉,甚至有人瘋狂到想攻擊平亂的秦卒,想将扶蘇拉下戰車來,親衛們拼死相護,才保得扶蘇周全。

  扶蘇知道,抉擇取舍的時候到了。

  “相互殘殺者,與私鬥同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