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7頁)

  而已不是帝國的面子問題!而關系到數十萬條人命,關系到國運!

  但黑夫不能說,也不可說。

  清冷的寝殿上,他與秦始皇之間,隻隔着十步。

  但二人的心,卻如隔深淵!

  那是一道名為“君臣”的萬丈深壑!

  ……

  黑夫垂首不言時,秦始皇也在生悶氣。

  類似的話,他當年好像也聽過,李信二十萬人戰敗後,秦始皇放下了顔面,親自去頻陽請王翦出山,低聲下氣地對他說:“将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王翦這老匹夫先拿架子,推三阻四,說什麼“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将。”直到秦始皇動怒,單方面拍闆說:“就這樣,将軍勿複言!”王翦才勉強答應下來,但卻固執地提了要求:

  “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那一次,是秦始皇繼位以來最危急的時刻,七萬人戰死,七都尉陣亡啊,商鞅變法以來,從未有此大敗,一個不小心,就會像秦昭襄王邯鄲之敗一樣,被六國反撲,甚至有危亡之患。

  所以秦始皇忍下了那口氣,答應了。

  可今日不同,并非心腹之患,隻是邊疆肘腋之憂,被秦始皇挑中的将軍,隻有乖乖去執行的本分,休說半年,就算三個月,也必須應下!

  可黑夫,卻膽敢和自己提條件?這引發了秦始皇不快的回憶。

  等殿内衆人離開後,沒了顧慮後,秦始皇的憤怒爆發了,他指着黑夫,劈頭蓋臉罵道:

  “朕準你在膠東設特區,行貨殖,你倒好,學會了商賈的那一套,與朕講起條件,讨價還價來了!”

  “你以為自己是王翦,還是白起?”

  王翦、白起都曾和自己的君主讨價還價,因君主性格不同,導緻結果也不同,王翦滅楚功成,白起自刎杜亭。

  這是怒極的斥罵,難怪要讓殿内其他人出去,此話若傳開,所有人都會認為黑夫涼透了。

  但皇帝失望惱怒之餘,居然還留有一點愛護,這讓黑夫說什麼好呢?

  他隻能擡起頭,露出了無奈的笑。

  “陛下。”

  他聲音溫和,像是在與蠻不講理的長輩,說自己的肺腑之言。

  “臣不是王老将軍,更不敢與武安君相比,我這南郡黔首,秦吏小卒,隻配為兩位名将扶馬持辔。”

  他不卑不亢的聲音,一字不落,傳到了秦始皇耳中。

  “臣是黑夫!被陛下從行伍之間,一路提攜至此的黑夫。”

  “是感激陛下殊遇,願為統一大業,為大秦萬世基業,嘔心瀝血,馬革裹屍而不悔的黑夫!”

  他的聲音變得高昂:“但臣,也是中人之姿,素來膽小,臨陣怯怯,隻能打慢仗,打不了快仗的黑夫!”

  秦始皇為這席話怔住了,黑夫已從袖中抽出厚厚的一摞奏疏,雙手高高舉過頭頂!

  這是黑夫昨天一宿沒睡,熬夜寫出來的,對南征成敗的總結,接下來的計劃,皆書其上。

  “南征急則敗,非得緩圖方可,其中大緻方略,都寫在這奏疏上,縱陛下任他人為将,還望能采納一二,拳拳之心,望上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