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3頁)

  最後,針對袖劍是否作為刺殺武器,衆人按照“尚同”的傳統舉手表決,結果就艾季敖同意,他的無名指白切了。

  經過讨論,墨者們一緻認為,除非秦始皇微服出行,否則近身成功刺殺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勁弩遠射其車其人,反倒更有機會。”

  季敖雖然失落,但還是服從組織安排,停止手裡的活,協助精通守城勁弩制造的适林研發新的利器:以絞盤上弦,能射兩百步的強弩!

  ……

  相比于那些大搖大擺在鹹陽城聚會,被官府抓個正着的儒生,墨者畢竟是搞了兩百年秘密組織的,參與“誅暴”的墨者,更是一對一聯絡。

  九月下旬的這天,衆人得到唐铎傳黑紙鸢通知,在尚未造好的阿房宮中,借“學習墨經”為名集會。

  經過半年時間謹慎挑選,共有50多名可靠的墨家子弟願意加入刺殺,占了秦墨總數的三分之一。今日隻有11人為代表,加上還沒到的唐铎,共12名。

  等待唐铎的間隙,對刺殺皇帝一直猶豫的楊毅聽适林和艾季敖一直談論已暗中制好,藏在這座宮殿某處的大弩,歎了口氣。

  “昔日,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聞之,從魯國出發,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可今日,吾等作為子墨子之徒,卻研制起了比雲梯更可怕的殺人之器……”

  “這些事,秦一統時,不是早就在做了麼?”艾季敖蹲在角落,捧着紙印的墨經小本子,嘟囔道。

  适林卻發現,即便是這十餘人裡,對此心憂疑慮也不乏少數。

  于是他給大夥鼓勁道:“鐵礦是不分善惡的,冶煉鐵礦得到的鐵亦然,鐵匠用金鐵打造的劍也無罪,削木頭的短劍,與用來殺人的劍,本無區别,區别在于用他的人,區别在于所做的事……”

  “用來大國攻小國,大家篡小家,強者劫弱,貴者傲賤,多詐欺愚,那這劍便是惡的。”

  “若是反過來,用來助弱者禦強,用來懲惡揚善,那這劍便是善的!”

  “善惡由誰決定?”有人提出,他們一直不能确定,自己做的事,到底是對是錯。

  “當然是由天決定,由百姓之願來定!”适林理所當然地說道,開始向衆人闡述自己的想法。

  “熒惑守心已過去了一月,秦始皇帝聽信巫者之言,仍在尋找熒惑星的化身,尤其是應在南方者,那些面相有異的人,多被抓捕審訊。但依我看,這擾亂天下,帶來兵禍、屠戮、滅族、喪亂、屍殍的災星,他不是别人,正是秦始皇帝自己!”

  此言大膽,讓衆人有些吃驚。

  “沒錯,皇帝陛下,他就是熒惑星!自一統後,北征、西拓、東進、南伐,一切征戰,皆因其大欲而起,他的亂命暴政,才是引發異相的根源!熒惑守心,這就是征兆,是天志!”

  “子墨子說過,天子為暴,天能罰之!”

  适林掃視衆人:“敢問諸位,三代之暴王桀、纣、幽,此反天意而得罰者也,而順應天意,懲罰他們的劍,都是誰呢?”

  趙尹道:“是商湯。”

  楊毅所有所思:“是周武。”

  艾季敖收起墨經,起身道:“是暴動的國人!”

  适林颔首:“沒錯,湯、武,還有與吾等一樣的國人!不論賢愚貴賤,隻要天子為暴,便可誅之!”

  “為了挽回這垂垂欲墜的季世,别人不站出來,吾等墨者要站出來,做一次代天對天子施罰的劍。”

  他抽出了自己的劍,立誓道:“吾等乃天志之劍,罰天子之劍!約天下之劍!”

  十人起身,一把把劍随之出鞘,連艾季敖的短小袖劍也搭了過來,重複他的話。

  “墨者如夜,不争俗榮,于今挺身,奉以性命,無懼無退,死亦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