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夏蟲不可語冰一樣,小小山神,他算什麼東西,也敢來預言朕之生死?将那玉璧毀了,敢洩此事者,族!”
……
秦始皇的怒意,郁結在心頭。
如果說,流星還能強行理解成祥瑞,比如秦文公時,伴随着雞鳴,就有流星從天而降,被收藏成為秦的國寶,設立了陳寶祠。
但隕石上“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字,如今的預言,無一不是災禍的象征,這些事傳開後,恐怕會引發動蕩。
皇帝威勢擺在那,既然秦始皇不喜這些“預言”,朝野上下,自有人來否定它們。
比如公然給“祖龍”二字下了定義:“祖龍者,人之先也。”否定這是皇帝的代稱。
而經曆數次大清洗後,僅存的幾個博士,忙不疊地為秦始皇獻上。
仙真人詩,認為令樂人頌歌弦之,可以驅散心懷不良的“山鬼”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秦始皇迷信,衆人便用迷信的法子來破除迷信。
擅長占蔔的巫師經過計算,卦得遊徙吉,認為秦始皇應該離開鹹陽,去外地巡遊,以避詛咒,同時再搞一次大遷徙……
于是,秦始皇決定,徙關東三萬戶至河西,同時使罪婦八千人遷往嶺南,配與留守的單身軍人為妻,南征軍暫不調回,仍由黑夫鎮守。
至于巡遊方向?鹹陽城中最擅長望氣的三名相師産生了争議,分别認為天子氣在東北、東南、正南,争論不休,皆認為秦始皇需要過去,用皇帝的威勢壓一壓。
“那就東南罷。”
秦始皇想了想,東北和南方都已去過,唯獨東南會稽尚未遊曆,可前去祭拜禹迹。
群臣讷讷而退後,秦始皇陷入了沉思。
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秦始皇自己,雖然禁止旁人言死事,甚至忌諱得連太子都不曾立,但對于死亡,他已沒有幾年前看重了。
“日出日落,周而複始,但有沒有人想過,明天升起的太陽,還是昨日那一顆麼?”
想通這點後,死不可怕,起碼沒過去那麼可怕。
可怕的是死得太早,可怕的是死而地分!
這一點,是秦始皇萬萬無法接受的!
秦始皇的身體,自己知道,多年政務勞頓積重難返,近來嘔血越來越嚴重,能不能活過今歲,還真是一個問題。
所以,那些危險的言論,必須加以控制,诽謗的預言,将從源頭斷絕!
仔細想想,這一切的開端是什麼呢?
“熒惑守心鄖星落,沉璧複返祖龍死……”
是熒惑星!
必須找出來,那顆代表着災難、戰争,甚至給秦朝帶來分地之厄的熒惑星,其化身,究竟是誰人!
一直到了十一月中,就在新的巡遊籌備之際,函谷關守禀報,一名通緝數年的逃犯,主動到關前自首。
“此人言,他知道誰是熒惑星,更有苦求數載的天意圖書,要獻予陛下!”
他是誰?
秦始皇看到那逃犯的名時,皺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