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最初是荒蕪的鳥道,隻有野獸踐踏的山間小路,但在秦昭王時,為了加強關中和巴蜀的聯系,便耗費巨大财力,在蝕中修築了棧道。
原本無法通行的懸崖絕壁上,或鑿孔架木,或經谷為道,或修橋渡水使人馬能過,曆經十數年才完工。抵達漢中後,又延伸出“蜀道”和“米倉道”,直入巴蜀。正如秦相蔡澤所言:“棧道千裡,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
這條路極狹,且左右多深澗高山,速度快不起來,一旦被追上,也不易脫逃!
秦始皇複蘇後,令中郎騎令李良帶千餘人入漢中,征發當地官府捉拿扶蘇一黨,并嚴令:“若扶蘇真跑到南郡,沿途官吏,不更以上皆死!”
在這種死命令下,所有人都卯足了勁,設下天羅地網,一路追捕。
到了十二月十五這天,中郎騎令李良終于回來向秦始皇複命!
“陛下,臣不辱使命,追至漢中郡南鄭,将長……扶蘇黨羽盡數抓獲!”
“南鄭?”
秦始皇皺眉,南鄭,是漢中郡的首府,若扶蘇要去投嶺南的黑夫,出了蝕中,直接從石泉亭渡過漢水,進入米倉道就行了,為何要往西拐到南鄭去?
再一追問,才得知,原來所謂被李良“追緝”的扶蘇黨羽,是十天前,就自己去南鄭投案的……
這就更令人疑惑了。
“扶蘇如何了?”
秦始皇隻關心這點。
李良有些讷讷,秦始皇面色頓時不太好看,不由得想起了同樣被貶入蜀,卻半道自殺的呂不韋,扶蘇性情剛烈,會不會……
如此想着,他一巴掌拍在案幾上!
“講!”
不管他是生是死!
李良畏懼地稽首不已,生怕被皇帝怪罪:
“陛下,扶蘇已于半月前,在石泉亭與家眷部屬分離,孤身東去,不知所蹤!”
……
“據緝捕的人招供,扶蘇是被蒙天放擊暈裹挾出城,出了子午谷後方醒,朝鹹陽長拜泣淚,又怒而持戈攻蒙天放。蒙天放自知罪孽深重,遂自刎謝罪……”
“随後,扶蘇夫人,麃公女孫因受驚吓,又在沿途淋了冬雨,竟逝于石泉亭。扶蘇安葬其妻,在墓前枯坐一夜後,次日淩晨,将二子托付給衆下屬,令他們去南鄭投案自首,便孤身不辭而别……”
“不辭而别?”
秦始皇口中有些酸澀,胸口有些陣陣發疼。
這還沒完,稍後又發生了變故,洛陽人董公和杜人邵平發生了争執,邵平認為當遵循扶蘇之命,不能再錯下去。董公卻帶着幾個懼死的護衛,奪了一位小王孫渡過漢水南下,消失在莽莽群山中。
邵平阻止不及,隻能帶着扶蘇長子去南鄭自首,一直到十日前,李良追上了他們……
“邵平及近百扶蘇門客、侍衛皆自殺而亡,臣隻來得及将王孫帶回鹹陽,他受了驚吓,有些癡愣,一言不發……”
秦始皇去看了他的小孫兒,卻見這孩子雙目無神,問什麼都不回答,看到勉強露出微笑的大父後,他卻直往後躲,眼中盡是畏懼。
見此情形,皇帝收攏了笑容,抿着嘴,轉過身時,像是又蒼老了十歲。
“等他稍大些,送去邛都吧,還是食邑一座,戶四百。”
這本來,是給扶蘇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