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1頁)

  “假亦可以為真。”

  “就算黑夫是假死脫身,朕也要逼得他不得不‘死’,死得徹徹底底!”

  秦始皇帝喊來了趙高,使其執筆。

  “傳朕制:诏告天下,昌南侯黑夫于嶺南戰殒!皇帝憫之,将尊榮其母、兄、姊,使之與數萬南征軍将士的家眷一同,遷于鹹陽!”

  “朕還将追封黑夫為徹侯!”

  他不但要對黑夫尊榮備至,還要給黑夫蓋棺論定,讓那個字,死死烙在其身上!不論生死!

  秦始皇露出了笑:

  “侯名:武忠侯!”

第0731章

赢得生前身後名!

  二月初一的南郡安陸縣,春光明媚,但整個縣,都充滿了悲傷的氣氛。

  黑夫的家鄉雲夢鄉,白發蒼蒼的老吏閻诤,拄着拐杖,在兒孫攙扶下,從黑夫求學過的匾裡一路蹒跚走來。鄉人們也自發聚集在黑夫老家,夕陽裡的大榕樹下,皆面露哀傷。

  大夥都相互哀歎,說着昌南侯……不,是武忠侯昔日的好,他将先進的耕作技術在家鄉推廣,還提倡大夥種蔗,故意用比市場高的價格收購,變相給他們送錢……

  而在黑夫當過亭長的湖陽亭,十裡八鄉的安陸人皆聚于此,默默地在亭前的天狗木雕下獻上祭品。

  在黑夫搜過匿名信的朝陽裡,南征軍軍正丞去疾之妻,第一百遍和鄰居們說着當年黑夫仗義疏财的故事。

  曾被黑夫從盲山裡救出的略賣婦女們,也在暗暗抹淚。

  至于黑夫服過役,修過公廁的縣城,比兩年前黑夫衣錦回鄉,設長街宴時還熱鬧。

  街兩旁的擠滿了男女老少,黑夫多年前出資修築的青石闆大道是那麼長,人是那樣多,向北望不見頭,向南望不見尾。但凡受過黑夫之惠的安陸人,都自發為黑夫戴孝,頭上都纏着黑帶,眼睛紅紅的。

  更有不少人,去到黑夫在城外的府邸,安慰其母、兄。

  “黑夫不止是糖妪的兒子,衷的仲弟,更是安陸人的昆父兄弟!”

  淚痕滿面的縣中長吏如此告訴滿臉涕淚的衷,衷已經四十多歲了,雖然近十多年來日子漸漸好過,但早年的勞苦,還是讓他鬓角生出白發。

  “吾等皆是君侯舊部子弟,君侯說過,袍澤如兄弟,如今君侯已去,糖妪,請讓吾等為君侯盡孝!”

  上百名沒趕上兩年前南征軍征兵的安陸小青年,則皆默不作聲地跪坐在院子裡,守着尉家内宅,黑夫的母親就在裡面,據說驚聞噩耗後,老人家卻怎麼也不信。

  “我兒怎會如此輕易死掉?”

  她拒不接受這個事實,固執地将所有去安慰的人都轟了出來,直到皇帝手下的高官捧着诏令到來,衷去勸了幾次,滿頭銀發的老母親才肯開門待客。

  在安陸人看來,秦始皇帝對黑夫真是沒得說,不但将黑夫追封為“武忠侯”,達到了二十等爵的頂點,還給其母送了頂大高帽——由朝廷冊封為“貞婦”!

  或許是對私生活混亂的母親之厭惡,秦始皇帝是比較看重女子貞操道德的,還頒布過律令:“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猳,殺之無罪。”

  大意就是,“勾引已婚女子、寡婦的男人,鄉人殺了不犯法!”比浸豬籠還要狠,像宋X之類的人,在秦朝都是直接打死。

  秦朝的“貞婦”之名,可比後世的牌坊難得多了,過去三十餘年,秦始皇帝隻封過一個人:巴寡婦清,還将寡婦清遷到鹹陽居住,為其築懷清台,恩榮至極。

  這當然不是秦始皇愛上了他還要大十幾歲的寡婦清,而是皇帝不放心,将這種富可敵國的蠻夷女酋長放在地方。

  現如今,秦始皇竟給了黑夫之母同樣的待遇,允許她以後見到郡一級的官吏都不必下拜!且黑夫妻、子下落不明,武忠侯的千戶食祿,可由其母、兄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