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4頁)

  “從今日起,那所謂的《常識》列入挾書律禁令内,收而燒之,敢私藏者罪之!”

  “鈴醫與方術士、輕俠一般,假借醫術,散播謠言,擾亂律令,往後見到一個,緝捕一個!”

  “還有,将城中公廁,統統拆了!”

  一連串的“倒行逆施”搞得臨湘雞飛狗跳,剛習慣以上種種的臨湘人罵聲不絕。

  這足以說明李由對黑夫的嫉恨。

  李由對黑夫的感情是複雜的,在黑夫微末時賞識過他,可等他揚名立萬,逐漸超過自己,得到秦始皇帝優寵時,李由的态度,開始變為不甘和嫉妒。

  他曾舉薦屠睢,但老屠辜負了李家父子對他的信任,功敗垂成,連帶李由也受到牽連,丢了三川守的美差。

  但就在鹹陽的劇變後,他終于重新得到皇帝信任,獲得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李由現在是黑夫的接替者,身後有載斧钺的斧車,可斬殺一切不尊皇命者,還手持秦始皇賦予的虎符,奉命南下,收江南、嶺南各營兵權。

  二月中,成功使武昌營三萬人上繳武器後,李由又馬不停蹄地來到長沙。

  作為李斯的兒子,在此期間,他也得到了秦始皇帝崩逝的消息,李斯還發出了警告:

  “黑夫狡詐,或未死,若聞陛下崩逝,恐将謀叛,萬事小心!”

  畢竟是秦公主的夫婿,李由在震驚悲痛之餘,卻有自己的想法:“陛下雖沒,餘威仍震于天下,隻要秘不發喪,誰敢反叛?”

  他很清楚,自己在和時間賽跑,必須在秦始皇死訊傳到嶺南前,徹底将南方軍團控制在自己手上,以免被黑夫搶了先機!

  嶺南越人複叛,道路受阻,使者都被擋了回來?好啊,那就先收江南之兵,等馮毋擇南下彙合後,再以皇命讨之,破三關,懲叛賊!

  然而來到臨湘後,李由卻得知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上個月,多有民夫勞役,三五十人一群,通過長沙北上武昌營,數日不絕?”

  “五日前,有靈渠舟師數十船舶,從槠亭而來,不接受關卡搜檢,直接沖往下遊?”

  李由皺起眉來。

  “我從武昌營來的路上,從未見到什麼民夫、舟師!”

  第一件事也就罷了,靈渠是第一次南征時修的,乃長沙和嶺南唯一的水路,可一般是陸路運糧食到零陵縣,再船載至桂林,怎可能讓舟師直接跑到長沙腹地來?

  這兩件事疑點重重,李由立刻派斥候向北搜索,并返回武昌營和邾城報信,定要搞清楚那些“民夫”和舟師的去向。

  但他不可能調頭,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仍是收長沙營之兵。

  長沙營本建在臨湘左近,但兩年前,黑夫以臨湘是“水蠱”疫區,久駐會使大軍失去戰鬥力為由,将營地南遷至百五十裡外的槠亭(株洲)。

  隻有占據槠亭,才能和中斷消息半月的嶺南取得聯絡。

  李由問長沙郡尉:“過去幾日,可有槠亭兵卒來犯?”

  郡尉禀報:“不曾有,隻是十天前,彼輩忽然阻截了關道,與郡南數縣的消息斷絕。我一連派了數批信使詢問,都有去無回,三日前接到将軍命令,知道事情有異,便派五百人去查探,發現槠亭營私自拆毀了湘水上的浮橋……”

  “果然如此。”

  李由冷笑:“黑夫啊黑夫,你當真是想謀叛!”

  他以為黑夫尚在南方,打算興兵絕道,在嶺南幾個郡作亂,割據一地,與朝廷分庭抗禮。

  但李由也無太過懼怕:“武昌營多是服役時間最長的老卒,而槠亭營則多收留傷殘兵士,以及轉運糧食的戍卒,雖有萬人,卻不堪一擊。黑夫也沒有直接叛亂的膽子,否則,嶺南大軍北上,槠亭營就不是閉營自守,而是迫不及待,向近在咫尺的臨湘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