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4頁)

  “我分為十,敵專為一,敵是以十攻我一也,則我寡而敵衆!”

  馮敬敏銳地覺察到危險,立刻令人去各鄉召回分散搜人的兵力。

  但他還是遲了一步,先是去雲夢鄉、涢水鄉的兩千人,在押送百姓回程途中遭到襲擊,全軍覆沒!押赴的數千人也全部被救走。

  接着,北面幾個鄉也出了事,分散的官軍遭遇襲擊,一時間,似乎四面八方都有敵蹤,讓馮敬有些暈頭轉向,隻覺得,自己被一片汪洋大海包圍了……

  ……

  相比于安陸縣城的混亂彷徨,安陸城外的廣闊天地,卻是一片歡騰。

  “秦始皇帝已崩!”

  逃散在雲夢澤山林間的安陸人,一傳十十傳百,在散播這個消息。

  “逆子奸臣篡位,秘不發喪!還更易始皇帝遺命,嫉賢妒能,要清算擁戴賢公子扶蘇的南征軍,苛待安陸人。”

  一處聚集棚戶内,聽着據說是親眼見過雲夢鄉之戰的鄉人訴說,衆人點了點頭,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

  他們對秦始皇帝威風的禦駕印象深刻,又見他為黑夫發喪,拜為徹侯,升賞其家人,故有好感。

  “近來的亂命,一定是逆子奸臣下達的,我說怎麼如此古怪!”

  接下來,就是振奮人心的事了:

  “雲夢澤裡殺出一支軍隊,個個白盔白甲,穿着秦始皇帝的素,還解救了南邊兩個鄉的父老!”

  “是南征軍不願束手待戮,遂奉天靖難,他們打的旗号是‘大秦武忠侯’!”

  接下來的傳言變得誇張和離奇,卻讓所有安陸人都歡呼雀躍。

  “武忠侯,複生了!”

  ……

  武忠侯複生的故事,是黑夫舊部,那個曾拿着《日書》給人算命的蔔乘散播的。

  他原本在豫章為官,後來回了安陸,當遷徙令一下達,他最早意識到大事不妙,帶着鄉黨遁入雲夢澤。

  後來,也通過季嬰,與黑夫建立了聯絡,在黑夫白衣素甲,帶着幾千人殺回安陸後,蔔乘第一時間讓人去各個安陸人在澤中的避難點散播此事。

  蔔乘很懂鄉情:“什麼大義,什麼靖難,鄉親們都聽不懂,還不如說些鬼怪故事來得實在。”

  正巧,秦國是很相信“複生”這套志怪故事的。

  早在春秋時,秦晉交戰,有個秦國間諜去晉國打探消息,行事不秘被抓了,被殺于绛市,結果過了六天,這個人的屍體居然活蹦亂跳起來,跑去城樓上取了腦袋,在所有人目瞪口呆中跑了!

  這當然是民間傳聞,但《左傳》卻很認真地記載了下來:“八年春,白狄及晉平。夏,會晉伐秦。晉人獲秦諜,殺諸绛市,六日而蘇。”

  到了後來,這類故事在民間更是屢見不鮮,比如秦昭王三十八年,一個叫丹的人,籍貫為少梁城王裡,在隔壁的垣雍裡刺傷了人,因為畏懼被律法追究,居然自刺,也就是自殺而死,遂棄之于市,三日,葬之垣雍南門外。

  故事到這還是正規的爰書記述,後面卻畫風一變:三年後,一個名叫犀武的令史重新調查卷宗,認為丹的案子有問題,重新徹查,發現他所謂刺傷人實屬冤枉,罪不當死,于是就向司命禱告,結果當夜,有一隻白狗去墓地掘出丹的屍體,居然完好無損,連舊日傷口也痊愈了,在墓地立了三天,終于重新複活……

  而秦始皇時代,也有一個《泰原有死者》的故事,說是泰原有一個人,在死後三年又複生,被送到鹹陽,然後講述了一系列有關死人的好惡和祭祀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總之,類似的傳說,在秦國各地皆有流傳,在每個故事中,死者複生的關鍵都是“冤死”!

  因為罪不當死,故而不甘,所以鬼神垂憐,使之複生!

  于是黑夫的重新出現,也被蔔乘放進了這個套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