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5頁)

  “陛下必不得已用臣,還需先做一件事!”

  胡亥大喜:“隻要太尉能掃平黑逆,休說一件,十件亦可!”

  王贲道:“陛下可知,黑夫在奪取江陵後,令其都尉部屬略取南郡諸縣,每至一縣,都極力宣揚一事?”

  胡亥面色陰了下來:“叛賊們宣揚的都是诽謗之言,先皇親封我為太子,令我繼承宗廟社稷,此事王離可作證……”

  王贲笑道:“這是自然,臣說的是,南征軍在所占郡縣,施行的減租、焚券,更易苛令等事。”

  胡亥咬牙切齒:“黑賊膽敢不經朕與丞相、禦史大夫,私自更易律令,真是罪該萬死!”

  王贲捋着花白的胡須道:“臣倒是以為,陛下也應在繼位诏書裡,做些類似的承諾……”

  胡亥大驚:“朕身為天子,豈能效仿逆賊之舉?”

  王贲不以為然:“但黑夫這些舉措,的确能收買人心。先皇晚年,用法益刻深,租賦居高不下,徭役頻繁,天下多有怨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定将奸僞并起。”

  “黑夫正是看準了這點,才敢帶着南征軍作亂。民間黔首,眼睛隻看着自己屋外的幾畝地,每年要交多少租子,多交便是惡政,少交便是德政,卻不知忠君愛國,很容易受其誘惑诓騙,紛紛從逆。”

  “古人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争民心之戰也,朝廷決不能落了下風!既然黑夫诟病朝廷行苛政,陛下不如乘着新登皇位,更始朝政,做出些改變,以順天下人之心!”

  “且容朕想想……”胡亥除了骊山陵要修,還有許多想做的事情呢,一旦減租,恐怕就沒錢繼續那些大工程了。

  眼看胡亥還有些猶豫,王贲遂強硬地說道:

  “上兵伐謀,若想平定叛軍,除了兵道,還當施以政道,陛下且先行此事,王贲方能獻上破賊之策!”

  ……

  四月二十二,胡亥繼位後數日,一封制令頒布鹹陽,公示天下: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诏,今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盡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撫天下,元年與黔首更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縣賦援黔首,毋以細物苛劾縣吏,亟(jí)布!”

  其中的主要内容,無非是解除部分流罪,大赦天下。同時承諾,會在縣稅賦中分一部分救濟貧苦百姓,相當于變相的減租賦。最後是停止朝廷對縣吏每年上計需要多繳錢糧的逼迫,減輕其壓力,如此一來,縣吏或許就不會為了完成上計要求,把治下百姓逼得家破人亡了。

  當然,三項政令,除了大赦令立刻生效外,其餘都要到五六個月後的“二世元年”才正式實施。

  此制令一出,關中嘩然,所有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卻确認無誤後,皆驚歎:

  “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有人覺得不可輕信,得到了“二世元年”才能見真章,有人卻已迫不及待,開始為這位“仁慈”的新皇帝唱贊歌了。

  “隻有這樣,才能讓秦民不會偏向南方叛軍。”

  王贲、李斯、馮去疾這三位輔政大臣都認為,此舉定能産生極好的效果,将關中人心再度凝聚起來。

  胡亥卻隻關心王贲何日出征:“朕已如太尉所言,大赦天下,太尉何時率軍南下?”

  王贲卻搖頭道:“衛尉、中尉二軍被馮毋擇帶去江漢的部分,損失慘重,關中剩餘的數萬人,當戍衛鹹陽,決不可再動用!此番南下平叛,主力另有其人,若陛下允許,老臣還得在鹹陽,等他們月餘時間。”

  胡亥急得快上火了:“太尉欲動用哪支軍隊,請速言!”

  王贲不緊不慢:“始皇帝一統天下後,最大的兩場仗,便是北逐匈奴,南征百越,時至今日,天下有兩支最大的軍隊,皆有兵十餘萬,南征軍已叛,臣以為,是時候動用鎮守長城的上郡軍了!”

  “上郡、朔方、雲中之兵共十五萬人,更有十五萬新移民,如今匈奴遠遁,邊關無警,老臣以為,留五萬人,守備關隘即可,其餘十萬兵卒,可令馮劫帶着南下,來關中彙合,他們将是征讨叛軍的主力!”

  “但在上郡軍南下前,務必要小心,提防賊軍北上取南陽。”

  眼看說到這份上,胡亥仍一臉迷茫,王贲心中暗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