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少數人能僥幸逃走,藏匿山林,能活下去,至少活一陣子。”
“但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幾年後,汝等必為秦吏所捕。出來一看,楚地早就滿目瘡痍,汝等的家人妻女,已淪落為奴婢刑徒,于是被斬首于市,或累死在嶺南,餓死在骊山、長城……”
這一刻,項羽想到了戰死的大父,父親,也想到了被發配到邊塞的仲父和從弟項莊。
項氏和秦國的血仇,是永遠無法解開的。
而願意加入楚軍,随項羽反秦的人,也幾乎都是如此,要麼是家人在統一戰争中死去,要麼是因犯了一點小錯就遭受重罰,淪為刑徒隸臣。
他們中不少人,臉上還黥着字呢!
項羽擡起頭,紅着眼問:“二三子,項羽敢問,若真那樣,屈辱死去前那一刻,汝等是否願意,用這一切低賤苦楚,來換今天!”
“為一個機會,吾等,就隻有這麼一個機會!”
“回到這,在鴻溝旁,在楚國的土地上,在赤色鳳旗下,迎着秦人,昂着頭,告訴他們,楚人,永不為奴,楚人,亦有志氣!”
楚人的志氣是什麼?
按照項羽的理解,那就是自己的土地上,自己說了算!
“吾等願随将軍死戰!”
有人歡呼,但也有人沉默,還有人左顧右盼。
項羽不知道這是否算一次成功的演講,不知道一會究竟有多少人會豁出命來作戰。
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家國大義。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但一向直來直往的項羽知道,該如何讓他們再無退路,隻能向前!
“破釜!”
他對項聲下令。
“沉舟!”
他對鐘離眛大吼。
竈上的陶釜被打翻在地,由戈矛敲成碎塊,有的裡面還盛着吃剩的米粥……
數百條大小不一的小舟,也被烈火焚燒,慢慢沉入水中……
在這火光中,岸上的楚人,都像項羽一樣,紅了眼。
主将破釜沉舟,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現在,他們是真沒退路了!
這一次,當項羽再度下令時,所有人都自覺地靠攏同伴、同鄉,緊緊握住手裡的戈矛盾劍。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一首楚歌,從貴族、軍吏口中緩緩唱起,悲壯而雄渾勇武!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似是為了壯膽,盡管大多數人不知道詞,但還是開幹渴的嘴,舔舐自己開裂的唇,有些發疼的喉嚨,應和着哼起了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