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9頁)

  他提醒黑夫道:“君侯,蜀地隘塞,南跨邛都,北阻石牛,西即氐羌,隔以劍山,窮險極峻,此獨守之國也,常頞雖響應北伐軍,但不論軍政,都自成一派,不可不防啊。”

  黑夫冷笑:“怎麼,常頞不老實?”

  陸賈搖頭:“這倒不是,眼下北伐軍漸漸占據優勢,常頞是知曉形勢的,但就是不讓蜀郡出全力,他還是在為自己做打算啊。”

  黑夫颔首:“我知之,不過,巴蜀漢中本為一體,若三郡皆有,倒是絕佳的割據之地,但一旦失其一,這自守之勢,便被破壞,無法長久,常頞是個聰明人,既已選擇,不至于做糊塗事。”

  他頓了頓,複問道:“你在成都時,看公孫俊此人如何?”

  陸賈歎息道:“小小孺子,才十歲,但卻被各種變故,徹底吓傻了,總沖着人笑,呆呆愣愣的,臣讓人暗暗試探過,不似作僞。”

  “可悲啊。”

  黑夫長歎:“扶蘇當初,就這樣舍他而去?”

  “這不是我印象中,長公子會做的事。”

  黑夫總有種感覺,扶蘇,不會就此沉寂……

  陸賈卻不關心扶蘇,拱手道:“君侯進入關中後,欲擁立公孫俊為新皇帝?”

  黑夫不置可否:“我否定胡亥,不承認他,等當真進入鹹陽後,已誅僞帝,想要得到秦人認可,還需要一面旗幟。”

  或者說,傀儡!

  “按照你的說法,公孫俊,反倒是最合适的……常頞想必也樂見其成吧,那樣他就有擁立之功了。”

  陸賈肅然:“敢問君侯,擁立公孫俊為帝,然後呢?”

  “欲行伊尹、周公之事乎?”

  ……

  對陸賈的問題,黑夫卻不置可否。

  “伊尹、周公,不是儒生極力推崇的麼?”

  陸賈道:“身為儒士,陸賈自當極力推崇,但身為人臣,陸賈卻不臣之位……”

  說到這陸賈一頓:“然此時,卻有人在成王面前,說周公有意篡位,不利于成王。成王将信将疑,周公為了避嫌,不得已逃到楚地。直到後來,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在武王生病時周公願意代死的禱辭,這才派人将周公迎回來……”

  “故伊尹放王,為太甲所殺。”

  “周公攝政,為成王所疑。”

  “臣遍觀史籍,發現自古幼主繼位,待其成年後,秉政之臣,縱然做了許多功績,然不為其君所疑者,寥寥無幾。除了伊尹、周公外,齊闵王疑孟嘗君、秦昭襄王疑穰侯魏冉、始皇帝疑呂不韋,皆是如此。”

  雖然這三個人,自己就不幹淨。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

  “無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故為君侯計,伊尹、周公不可效仿也!”

  不推薦做伊尹、周公,那陸賈認為,黑夫該做什麼呢?

  那個答案就在他口中,呼之欲出!

  但這儒生知道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說話藏一半,竟點到為止,不再言語。

  等陸賈走後,黑夫無奈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