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7頁)

  于是他說道:“若二三子能從我命,扶蘇自當為君主。”

  “陛下之命,豈敢不從?”劉季又開始起哄了,衆人也高興得山呼“萬歲!”

  但扶蘇卻還有話沒說完,他讓衆人肅靜,說道:

  “然百年前,韓、燕皆稱王,唯趙主父獨不肯,曰:‘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謂己曰扶蘇亦然,無其實敢處其名乎?我雖為先帝長子,然始皇帝以眇眇之身,君臨天下,一四海,統九州,故稱帝。今社稷闆蕩,關東六國複自立,扶蘇偏居一隅,未近中夏,未入鹹陽,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

  衆人面面相觑,雖然和預想的有差距,略微失望,但公子先稱王也行啊!

  那樣他們裡面立功較多的人,也能得到封賞,過一過做君侯的瘾。

  于是來自關中的高成等人,紛紛下拜:“請公子為秦王!”

  倒是劉季他們躊躇了一下,方才附和,至于遼東、遼西本地人,熱情勁就退散了許多。

  他們希望扶蘇為秦皇帝,重點在皇帝,不在秦。

  兩遼的燕人,對秦有個屁的歸屬感啊!要不是看在公子扶蘇救他們于危難的份上,說不定也跟着燕地豪俠殺秦吏反叛了!

  但扶蘇再度拒絕了這一尊号:“我未曾有秦中尺寸之地,如何為秦王?豈不是讓天下人嗤笑?”

  “更何況,東胡既已擊退,接下來吾等将繼續回歸中原,出遼西,進入右北平、漁陽之地。汝等亦知,燕趙之人對秦有怨,若直接以秦王為号,恐當地豪俠黔首猜疑排斥,反而給我軍惹來無窮阻力。”

  他擲地有聲:“故我若為王,當另擇一臨時王号!”

  這下大夥可犯難了,這裡既無儒生,也無禮官,衆人多是不識字的大老粗,不擅長這種事,一時間開始胡亂出主意起來。

  有戍卒嚷嚷道:“公子起兵東北,不如稱東北王?”

  這不倫不類的稱謂聽着就不靠譜,惹來一陣哄笑。

  劉季則撓了撓頭:“公子起兵海東,不如稱海王?”

  一時間衆說紛纭,若是黑夫在,說不定也要湊熱鬧吼一嗓子:“北境之王!”

  還是高成多少進過學室,讀過點書,提的議見更靠譜些。

  “公子以遼東遼西為基,何不稱遼王?”

  “遼王好!遼王好!”

  遼東遼西人這下可高興了,紛紛附和,一時間占據了主流——他們甚至都希望,扶蘇就别回什麼中原了,留在兩遼為王多好啊。

  但扶蘇,卻有自己的主意,他比了比手,讓衆人安靜下來。

  “召王……”

  他露出了笑,也不想給衆人解釋這個字的寓意,就這樣定下了自己的王号:

  “從今日起,扶蘇便立為召王!望二三子能随我戡大亂,保黔首,重整河山!”

  ……

  半個月後,四月底的膠東,一艘來自北方的輕便快船在黃縣靠岸,商賈打扮的人卻持有各縣不得搜檢的郡守符節,匆匆進入縣寺,将一封貼身攜帶的信,交到陳郡守手中……

  就着燭火,陳平對着這封從北方傳來的密信皺眉。

  “擊退東胡,救民水火?”

  “焚燒債券,頗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