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2頁)

  畢竟韓信偏師兩萬餘人,去鹹陽看看花花世界的夢想破滅了,卻要去陝北的黃土塬打一場新的仗。

  韓信倒是沒啥意見,他告訴衆下屬:“現在的情勢是,楚軍已為趙高所引,陷西河……”

  所謂西河便是黃河以西,洛水以東地區,亦稱河西(陝西韓城)。春秋之季,秦晉每角逐于此,後魏國吳起取之,據說用五萬魏武卒大敗前赴後繼的秦五十萬人,設置西河郡。

  雖然這數字聽上去不靠譜,但那塊地方,自此便成為秦國的恥辱,猶如燕雲十六州之于宋。

  這才有了秦孝公醜秦卑弱,招賢變法強秦,以複故土。後來秦與魏三争西河,付出了無數人生命,最終在秦惠文王時奪取,行政上亦劃歸關中。

  西河是秦百年之恥,眼下楚魏趙聯軍再度攻占西河,富庶的臨晉、夏陽皆淪陷敵手,所有秦人都感到了緊張!這也是藍田秦軍将尉大多不戰而降的原因——南北之争、新老秦人之争不過是同室操戈,縱有勝敗,也留底線,不至于屠家滅門。

  但楚人若打到家門口,這便是生死攸關的外辱了!

  “武忠侯言,六國群盜據西河,譬如卧榻之側有仇雠酣睡,待鹹陽穩定後,他便要親率大軍東進,驅逐楚軍,以廓清關中。”

  “而吾等的職責,便是向東北行,經雲陽縣進軍上郡!防止楚軍北上的同時,也要抵禦匈奴南下!”

  根據黑夫派人告知的情報,除了楚軍陷西河外,北邊的匈奴人,也在其單于冒頓統帥下,進犯雲中郡,目前已在頭曼城重新建立單于王庭。

  因為長城兵團悉數南下的緣故,北部邊防空虛,匈奴人在雲中如入無人之境,并對朔方、北地、上郡不斷襲擾,劫掠人民畜口,昔日臣服于秦的林胡、白羊、樓煩也再度倒向匈奴,出其騎從助匈奴為虐北方……

  “武忠侯擔心,匈奴人會寇上郡(陝北),上郡其地,外控戎索,内藩畿輔,上郡驚,則關中之患已在肩背間矣。若匈奴騎兵沿直道南下,與楚人共擊關中,情勢便更加麻煩。吾等須得在十五日内抵達上郡雕陰,隔絕北虜南蠻!”

  雖然同樣是楚人的淮陰人韓信說老鄉是蠻子感覺怪怪的,但在秦地人看來,這就是事實啊……畢竟過去百多年,楚斥秦人為秦虜,秦罵楚人為蠻夷久矣,雙方地域歧視影響太深。

  未能先入鹹陽的尴尬一掃而空,韓信再度振作起來,他有預感,雖然錯過了“鄢郢之戰”有點可惜,但屬于自己的“華陽之戰”,就要來了!

  偏師行動迅速,八日已至好疇縣(陝西乾縣),七月九日,至鄭國渠與泾水交彙處的仲山瓠口。

  泾河本來在大塬裡彎彎曲曲流淌,出了仲山腳下這個峽谷口以後,才算到了關中平原,形成了一個S型河道,河面一下子寬闊起來。而鄭國渠正是從瓠口取水,像一根長長的吸管,穿過關中平原北部,把泾河和洛水連接起來。

  武忠侯已派前鋒來此收集船隻,搭成浮橋,以讓韓信偏師渡泾。

  光附近亭舍的船隻當然是不夠的,隻能強征過往行船,但一艘從北地方向順流而下的船隻,卻斷然拒絕了小吏的征令!

  船上,一位體重高達兩百斤,壓得小船吃水線微微下沉的胖士人呼呼赫赫:

  “吾乃前柱下史張蒼,來自北地,有萬分緊要的軍情,要去鹹陽,告知黑……武忠侯!”

  ……

第0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

  鹹陽還是張蒼記憶中的鹹陽。

  距離黑夫入鹹陽已過去五天,鹹陽北郊依然有大亂方畢的影子,北伐軍士卒成隊巡邏,杜絕一切乘亂鬧事的宵小,裡闾門口則有各裡男丁被組織起來守門,并有小吏四處喊話,向百姓通報“新聞”,無非是三件事:

  僞帝胡亥已為子嬰所殺,他的暴政徹底結束了,百姓過去所欠債券一筆勾銷,今年田租減半,不再加收口賦。

  奸佞趙高引六國群盜進入河西,又邀匈奴入寇雲中、上郡,許諾割北方諸郡予匈奴,好讓他在關中為王,甘願稱匈奴單于為父,而趙高自為“兒王”,但百姓無須擔憂,武忠侯不日将去讨伐,廓清關中之敵。

  張蒼看在眼裡,暗道:“相比于面容可憎的匈奴、楚人,從南方來的新秦人,立刻變得眉清目秀起來。”

  有了共同的敵人後,鹹陽局勢會很快穩定,隻是……

  張蒼面露愁色:“隻是我逃亡後,那十多個妾帶着我匆匆分她們的盤纏,不知分散何處,要一一尋回有些難啊……”

  “算了,實在不行,便重納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