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3頁)

  這體型,除了張蒼哪還有别人,韓信少不得向他見禮。

  張蒼将韓信上下打量,颔首道:

  “攝政素來将侄女當成親女一般,能将其托付與你,郎中令果非一般人物,非但一表人才,軍功也冠絕三軍,數年之間,從卒伍之士一躍為九卿君侯,攝政贊你的是國士無雙,果非虛言。”

  “國士無雙?攝政真如此說我?”

  韓信不由大喜,但旋即想起攝政給自己“益善”的侯名,連忙告誡自己不要驕傲,肅然道:

  “韓信不過一淮陰無行黔首,若非攝政賞識,恐怕已喪于嶺南,仍然泯然衆人,豈會有今日之榮?”

  張蒼颔首,卻指着這金人道:“我見郎中令對這金人孰視良久。”

  “韓信從小地方來,未曾見過如此巨物。”

  就像平原來的孩子,忽然站到雪山腳下,那種震撼感……

  張蒼笑道:“上一次對十二金人贊不絕口的,卻是我一位來自大夏國的友人。”

  攝政還在與蕭何議事,張蒼索性與韓信在金人腳下交談起來。

  “我那友人名蘇赫克特爾,我嫌他名字拗口,稱為蘇氏,他在鹹陽呆了兩年,我從他那習得希臘文字言語,也聽他說起無數泰西的事迹,他告訴我,這十二金人,可與泰西七個奇觀相提并論了。”

  在張蒼和蘇氏分别習得對方語言後,他們的交流漸漸深入。

  “蘇氏告訴我,在大夏之西萬裡,有希臘大國名托勒密,其郊有陵寝封土如金字,以石砌成,各高數十丈,三五成群,從大漠中拔地而起,不知建于何年何月,反正自希臘人有史以來便已存在。”

  “托勒密國還有一大燈塔,建在港口附近,先以夯土築三層台,再以上好的石料砌成,白日以巨鑒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海船遠遠望來,恍如看到了第二輪明月,再無迷航之虞……”

  “在托國北邊海中一島上,又有日神像。以石塊雕成肢體頭顱各部位,又外包銅,身達十餘丈,也就是十二金人的兩倍高。一個腳趾頭就需要兩人方能合抱,手舉的火炬則作為燈塔,晝夜不熄,為過往船隻導航,因立于兩港之中,而船可從其胯下過,可惜十多年前的一次大地動毀了……”

  “而在托勒密與大夏國中間,又有一大國曰條支,便是李信将軍要助大夏抵禦的那一國,其國在古時曾有一王,為其愛妃築懸苑,壘土數十丈,在其上各層造拱廊懸苑,養滿奇花異草。”

  其他三個,有希臘胡天神像,條支古王的陵寝等,張蒼印象不是很深刻了。

  “這都是真的?”

  韓信卻是聽呆了,他盡管用兵如神,但在見識上,也算不上很多,正值二十多歲年輕氣盛,不由心生向往。

  張蒼道:“我不太相信蘇氏之言,覺得或有誇大之辭,但攝政卻說可能是真的。”

  “至少那大漠旁的‘金字塔’是真的,還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人的許多技藝,是中夏之人所不識的。木構、漆器,我為彼師,但若論石構、燒制玻璃,則彼為我師,尤其是用石造屋,以後天下太平,修整藏書石室時,或可采用。”

  “總之,縱是遊曆過條支、托國幾處奇觀的蘇氏,見此十二金人,也震撼莫名,且極其喜愛,問我這十二金人可有名氏,聽說尚無,便私下用希臘人觀天上星辰後,所推演的十二星宿來命名……”

  比如那持弩作射擊壯的金人,被蘇氏冠上了“射手”之名。

  當時張蒼沒多想,倒是在前段時間,黑夫入主鹹陽宮,繼續以此地為辦公場地後,他說起此事,竟讓黑夫發愣後捧腹哈哈大笑不止。

  堂堂大秦攝政、太師兼任太尉的夏公,差點就此笑死過去。

  而後,黑夫遂給了十二金人正式的名兒,比如那持弩的射手座金人,被命名曰:

  “星矢……”

  黑夫又言這十二金人與阿房宮大殿中,始皇帝令人雜糅東西技藝,所鑄成的西王母(希臘人曰雅典娜)像,可謂絕配,也不知是何意,搞得張蒼一頭霧水,不解其意……

  總之,當年大夏人蘇氏入鹹陽宮,見十二金人,稱之為第八大奇迹。

  等到見了阿房完時,蘇氏駭于其占地廣袤,恢弘壯觀,又稱之為第九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