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8頁)

丘诃真人便繼續說道:“當日為師不過略略提起,如今便與你細說罷。”

而後,就将之一一道來。

化元期修士壽五百,化元期修士壽八百,壽元并非無盡。而仙途悠長,處處關卡,有時一個閉關就是十年八載,真真是不堪消磨。因此修士總歎息壽命短暫,而資質有限,往往觸摸到那突破的契機,就要立時突破,哪怕是還頗為勉強,卻也要借助丹藥、天材地寶之功,強行突破,以增長壽元,才能繼續修煉下去。

可惜許多散修卻不知道,若是如此行事,就要限制了之後的進境了。

且不說那些個并無師尊教導之人,若是拜入師門者,師尊都當有所告誡。

一來不論何種丹藥,都有雜質,多吃對修行不利,還當謹慎服用才是;二來即便已有所悟,但若是尚未到壽元将近之時,切莫貿然突破,要多多積累,方為修行之上策。

那麼何為積累?

其一,當拓寬經脈,開擴丹田,使人軀中能儲存更多真元;其二,當熟習諸多法門,精研細思,将其中意境融為一爐,生出自身領悟,且将領悟化為神通雛形;其三,當窺明己身之道,孕育道種,以定道心。

丘诃真人講道:“拓寬經脈與開擴丹田者,所行乃是真元積累,若是同等修為之人,他丹田能容一份真元,而我能兩倍于他,待我與他相鬥時,他真元不繼,就必然要敗在我的手上。這便是一種道理。”

徐子青聽得入神,連忙點頭。

其實築基、化元皆為打下根基之時,這時段之内,并不計較修習多少旁門、細枝末節的術法,反而隻要能夠精通,就是多多益善。

雖說不同雜術學得多了,必然要影響所修功法,然而卻也能開拓視野,使人心胸廣大,與所修功法互相印證,甚至熔煉起來。

這便又是一種積累,見識得多了,體會越多,體會多了,就有體悟。

當将這些意境、體悟彙聚起來,就更可以悟出一種自功法與自身意志中衍生出來的術法,比之普通術法更為适用,威力也更加強大,是為神通。

隻是神通到底是術法到了極緻方能形成,故而化元期時閱曆、心境尚不足夠,不能完善,卻可形成神通雛形,一旦成就金丹,天道自然降下法則,将其孕育完成。故而化元期凝聚的神通雛形越多,結丹時一舉而成就的神通越多,底蘊也就更加雄厚。

至于之前憂懼雜學太多之事,但隻要金丹結成,就自有法則洗滌身心,到時隐患之類盡皆被淬煉而去,隻餘下精髓之處,使人得到極大的好處。

最後重中之重的,就是凝聚道種。

徐子青一怔:“道種?”

丘诃真人眼神凝重,點了點頭:“修我等仙道者,修的不止是修為,還有心境,還有對仙道之領悟。單單隻是真元暴漲,那我等隻消鍛體、吃丹藥、以靈脈催灌即可,還修個什麼?”

徐子青點頭稱“是”,心裡覺得很有道理。

修仙又并非是喂豬喂雞,若是隻修真元,與養肥待宰何異?

丘诃真人慢慢又道:“我等仙道修士,所修功法大多正氣坦蕩,心正則神正,才能不生心魔。若有心異者,心魔叢生,除非他自個有大毅力,不懼怕,否則恐怕也隻有一個走火入魔。因此我等一邊修行,一邊也要出門曆練,便是為了增長見識,提升心境,也從諸多艱難險途中,體會己身之道。”

“若一個修士在化元期時己身之道不能明了,丹田裡便無道種,雖是并非不能成就金丹,可若是金丹之後再來凝聚,就是千難萬難,更少了許多好處。修士結丹之時,天道降下劫數,卻也是降下好處,一經淬煉,就收獲無數。若是早先凝聚道種,在這淬煉之中,道種就能成就大道雛形,待此道與天道相合,方可有成仙之日。可如若待到金丹之後再凝聚道種,就要全憑自身慢慢孕育大道雛形,就更加艱難百倍了。”

由此可見,這世上若有師尊提點,便能少走許多彎道,而旁的散修,許多懵懵懂懂就踏上仙途,便根本無從得知其中秘辛。拜入宗門者,門内自然都有記載,隻是若無師尊,就隻能靠着自身,誰又能有那許多把握,使得修行途中每一處岔路,都不走錯?

又可想而知,同是金丹真人,丹田經脈不如他人寬廣堅實、孕育神通不如他人多、己身之道尚且迷茫……便也造就了同等境界的真人,彼此真正實力之間的天差地别。

至于究竟差别如何,徐子青不知,丘诃真人含笑,便一同看向了那石台之上。

有紫色雲霧者,内世界、神通、道種缺一不可,且定然都積蓄完滿,遠勝旁人。而那雲冽,就是其中一人。

雲冽立于石台,一身潔淨素衣,神色不動,身形亦是巋然不動。

冰冷的殺氣萦繞周身,就連他那頭極長烏發的發梢,也禁不住微微地顫動。

同台之上,還有四十九名修士,然而在他身邊,卻是一片空蕩。

隻是雲冽雖然不動,其餘衆多修士,卻已然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