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4頁)

雲冽雖寡言,但非是不通道理之輩,既然對方開口詢問,他自答道:“不錯。”

青年鼻子裡哼了一聲,便道:“你們這些個劍修,脾性果然古怪。”嘲諷這一句後,他就把這石室之事說來,“既然來了,也不必再多耽擱,爾等速速将那石碑看過,再做打算。”

徐子青聞言,順着青年手指之處看去,果然有一方極古樸的石碑,坐落在一面石牆前。

而那石牆上,則鑲嵌着七七四十九個獸頭。每一個獸頭都栩栩如生,都是齊齊張開巨口,好似正在咆哮一般。

因着來得最晚,雲冽等六人很快将神識放出,把石碑上諸多小字盡皆看過,方知之前那青年之言何意。

原來此地為一處上古修士傳承之地,那古修士号羅浮真人,然而此“真人”卻非彼真人,乃是一位修為極高深的大能。

古修境界劃分與今時今日不同,隻分為五個階段,分别是,引氣入體、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期間還要經曆五次小天劫、四次大天劫,諸多劫數之後,才能成就天仙之位,也就是如今的飛仙了。

隻有已經到了煉神返虛這一境界的古修,才能定下行走道号,且自稱真人。此中厲害,比起如今的金丹真人,可是天地之别。

且不說這個。

古修修煉時既然境界劃分不同,功法也必定有所區别,而上古時飛仙之人遠勝如今,那些遺留的傳承也就珍貴無比了。便是并不真正繼承古修衣缽,隻是拿來驗證一二,也是極好的。

石碑上先是将羅浮真人介紹一通,言明他所修習的乃是一種叫做《羅浮真經》的功法,此法不必費去之前的法門,但卻有幾個要求,必須達成。其中第一條,便是所修功法者需得是仙道的修士。

徐子青見到這個,立時就明白過來。

難怪那三魔能輕易走出密林,反而是他們這些修行仙道的卻找不到出口,這想必也是一種考驗,專為仙道中人所設。

果然下面一段就立刻寫了,上古時仙魔正是井水不犯河水,并不至于見面就要喊打喊殺,隻是功法不合适,就要把不合适的驅逐出去。留下來的修士裡,還要求在築基以上,元嬰以下,不然自己所修之道已然穩固,接受傳承也毫無益處了,反而會因為接受傳承時被古修神念影響,讓自己的道心動搖。

現在的情況就是,徐子青幾人來了,人也齊了,外頭還留在密林裡卻沒能首先找到八卦陣入口之人,就要被密林彈出去。而這也的确是個沒什麼惡意、單單隻為尋找傳承之人的陣法。

看到這裡,徐子青對上古修士越發感興趣了。

緊接着往下看,就是為何一定要四十九人才能開啟傳承了,原來要依循“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的道理,他們從八卦陣太極眼而入,便是自生機而入,同這四十九人恰恰形成一種完滿之勢,就可順利開啟傳承。

那羅浮真人有言,四十九人之中,有一人可得傳承,但他亦留下許多至寶,但凡前來試煉的,總有機會可以得到。就算最不濟,也頂多是被驅逐,絕不會因此失去性命的。

從他這留下的言語來看,這羅浮真人乃是一位順從天理、極寬厚的長者,他所修習的功法,也必然是對人有利而無害。

徐子青看過之後,對羅浮真人不由生出幾分敬意。

比起如今那許多敝帚千金、短視狹隘,甚至是自私自利的修士而言,這位古修方可稱之為真正的修仙之人,而他最尊敬的就是,哪怕羅浮真人修為如此,一言一語中卻莫不顯示他從不濫殺衆生,坦坦蕩蕩,讓人欽佩。

很快看完,那邊的懶散青年又道:“若是并無疑問,我等也該開啟傳承了。”

衆人自然毫無意見,他們全數看過石碑,也知接下來應當如何。

徐子青同雲冽站在一處,兩人都是擡手打出靈光,分别沒入一顆獸頭口中。

當四十九顆獸頭盡皆吞下靈光,這石室之内,就忽然響起了百獸吼叫之聲,一時間震得石牆“轟轟”作響,居然整個坍塌下來。

整個石室如同鏡像,瞬時碎裂。

但是衆人卻發覺,自己站在一片漆黑之中。

而眼前卻有五道光亮,每一道光亮,都有一條長長的路徑延伸。

無疑,這五條道路裡,隻有一條能受到傳承。

傳承不止有考驗,而且也講究氣運和緣分。

衆人能到達這裡,有氣運之故,也有自身敏銳之故,可選擇哪一條道路,能不能有哪個運氣,就是一種虛無缥缈、無法控制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