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4頁)

話音剛落,整個人已掠出極快,那紅衣翻飛,若烈火驕陽,真是一派灼灼風姿。

杜子晖也是心高氣傲,當下拉了駱堯之手,也是傾身而下。

駱堯一笑,面色雖是無奈,眼神卻很歡喜。

之後隆宣嶽珺,分散兩頭,冉星劍與卓涵雁、羅吼與刁子墨都是較為沉穩,也不懼落後一些,也各自去了一旗仙兵之前。

徐子青一擡手,掌心裡飛出十道青光,每一道都化作一面青色大旗,上有妖藤纏繞、巨鷹展翅以為圖紋,乃是十面總旗。

衆金丹修士也是伸手一抓,每人便各得一面。

緊接着,青色大旗之上,又分别飛出十面小旗,這小旗亦為青色,卻是因諸多金丹修士性情不多,再多出其他紋路來。

譬如宿忻,他分出的小旗之上,便有烈火成海,沸騰不已;又譬如駱堯,旗上符箓紛飛;如杜子晖,有豹頭在旗面咆哮;如刁子墨,小旗中有雷電轟鳴……

正是人人不同,各有特殊之處。

這等分旗之舉看似繁複,但若真到了那戰場之上,人流如蟻,屍落如雨,哪裡還能用神識一一去分辨衆人相貌?修士便有神識可分化多股,可到底要顧全戰事、防備敵人,也不能那般遂意。

因此,以此旗為證,小旗号令仙兵,總旗号令小旗,而居于中央主持大局之司衛長,不僅有令牌為憑,更因本身實力強大,操縱全局來,就并無那許多限制了。

徐子青盤膝高坐,略垂眼,便能俯視一衆兵将,使人頗有睥睨天下、縱橫八方之寬闊暢達之感。

隻不過……

大劫之中,他所在之地,怕是也僅僅比這些兵将高出些許罷了。

衆兵将轉身過來,齊齊行禮:“見過徐司衛長!”

徐子青溫和一笑:“此戰我等當同進同退,誓殺邪魔,不盡不歸!”

衆兵将目光一亮,又是朗聲相應:“誓殺邪魔!不盡不歸!”

各自拜過上峰、見過下屬,此時徐子青再不是與舊友言笑晏晏之人,而是司掌一衛生死命運的司衛長,對待衆多金丹修士,姿态也肅穆起來。

衆舊友知道厲害,自此時起,也同樣隻将徐子青當作上峰看待。

如今諸多司衛長都在點兵,徐子青也不例外,他将衆兵将一一看過,亦知道他們名姓,略問過他們所長術法,便讓宿忻等人依照先前商議,再度将各旗兵士分過一遍,重換隊列。

金丹修士們動作利落,短短片刻,就把兵士分好。

如今這些仙兵,大略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分配,若有能力特殊者,自然又有調換。衆金丹依照喜好、己身神通等緣由,把可以彌補己身不足者,可以配合自身神通應變者,可以有奇兵之效者,也同樣商議分來。

漸漸地,這仙兵各旗,便也煥然一新。

而後,又是新兵各自适應上峰将領,叫彼此磨合一番。

徐子青乘着重華飄浮,見宿忻等人安排妥當,各旗之間已見默契配合,心下也有幾分寬慰。

過不多時,宗主便要下令,再無時間操練衆旗,就隻能趁如今光景,多多适應了。

不出徐子青意料,再過一日半,在此地上空更高遠處,就有數座樓閣乘風而來,那每一座樓閣上,都有數尊甚至十數尊、數十尊氣息極其強大的人物盤踞,正是宗門頂尖的力量。

紀傾宗主,就正在那為首樓閣之上。

這樓閣喚作“五陵天阙”,為五陵仙門中煉制的洞天法寶,内中拓展空間,可容納修士成百上千,不露痕迹。

如此天阙,更是宗門彰顯威風之物,又可作為飛行法寶,行速極快,能劃破虛空,連番遁行。比之元嬰修士撕裂虛空趕路,也不慢上些許。

這幾尊五陵天阙一來,幾乎瞬時引起一衆議論之聲,但又是瞬時,這議論之聲俱是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