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3頁)

其次,南域大宗、大勢力等地,一應資源也當收攏,盡力搬來,而山門或者暫且關閉,或者想出法子隐匿起來,而門人也是盡皆搬來東域之地。

第三,西域大衍帝國此地,所有仙修被抽調一空,魔修若肯發下心魔血誓,不與界外妖魔為伍,亦可各自離去。若有願意共同讨伐妖魔者,亦要以血為誓,安頓于南域與東域交界之處。

至于西域本與東域相對,好在中間也有路途相通,于是就有衍帝請出軒氏一族所賜法寶,把整座西域,都以其掩蓋起來,竟生生沉入海底深處去了。隻是大衍仙兵與有些本領的修士,也全都被抽取出來,同樣充入仙道大軍之内。

另有原本并未被選入仙兵的尋常修士,隻消境界在築基期以上,就要被編入進來。大小門派,所有仙修,除非已獨自潛逃者,其餘人等,都要共同應劫。

而那些煉氣期的修士們,他們原本也隻是比凡人強大,就被派遣到凡人所在城池之内,并帶上許多陣盤符箓傳訊玉劍等物。

他們絕非妖魔對手,就由他們來護持凡俗之人,若是有妖魔襲來,就以陣盤符箓拖延,以玉劍傳書,上報妖魔消息,以使仙兵來援。

諸多命令下達之後,衆多仙修大能更不能寬心,他們又請出諸多本在潛修之散仙,把當前情勢說明,随後衆多散仙就各使手段,前往那北域邊界,暗中打探那妖魔最新動向,也好叫仙道修士有所防備。

同時,所有被編入仙兵者,都需得習練陣法。

這等習練非是繪制,而是能夠演練,以陣法對敵而已。

早先因徐子青之言,衆仙修大能警惕在心,多方思索,終于議得結果。

因此,他們便精心挑選多種易于習練的禁锢陣法,不求威力驚人,隻求束縛強大,下發給衆多門人弟子。

既然神修對抗妖魔時常以數人對一頭,來将其戰勝,仙修自然也可同樣為之——于九虛戰場上,仙修之所以比神修看來弱上太多,除卻仙修之法被那妖魔外皮克制之外,另外緣由,正是九虛戰場裡仙修數目太少,才未有多少用處。

如今也不圖築基、化元期的修士殺滅妖魔,他們隻需将陣法運轉熟練,待到妖魔襲來時,十數人甚至數十人對上一尊低級妖魔,以陣法将其困住,再發訊而出,引強者滅殺此魔,也未嘗不是一種辦法。

再有金丹修士,他們或者不能單獨應對妖魔,可若是以陣法牽制禁锢妖魔,再尋動作利落之金丹修士直攻妖魔弱處,也未必不能對敵。

待到元嬰以上的修士,他們也無需刻意與妖魔一一對陣,而隻消率領衆多仙兵大軍,分作數套相同陣法,困住許多妖魔,待到後來抓準時機,就能與低境界修士配合起來,齊心誅殺妖魔!

大劫之時,那許多見到了血神宗異狀的低境界弟子們本是人心惶惶,但待得上峰将一道道法旨頒下,有條不紊,就讓他們心下稍安。

之後為求大戰之時留得性命,他們更是瘋狂習練陣法,提高己身實力。往常留存資源,也大多取出換取救命靈丹、大威力符箓法寶等等。

若是法寶有所磨損,也都顧不得徐徐圖之,要立時溫養如初,若是還想要多多淬煉的本命之物,也要盡快打磨完成。

這時仙道之人應對妖魔大劫,比起最初衆仙兵意欲剿滅血神宗,氣氛便要緊張得多——後者他們早知大抵會勝,而前者戰況将會如何,卻是一片渺茫。

總好似九死一生般。

時間匆匆過去,一日後,衆多消息傳來。

雲冽所提任務之事,主宗已然應允,被發布于摘星閣中,任一星級,皆可依照自身情形而自取。主宗所給賞賜,亦十分豐厚。

另有主宗使者,要來此方大世界裡,将界外妖魔真實本領影像傳回主宗。

軒轅往軒氏一族發去金龍令,也得回應。

大約再過十日左右,軒氏一族援軍便要前來,與此間仙兵共同對敵。

那查探北域動向的散仙也有發言。

在北域之地,界膜破損已被固定,雖早已成就極大的孔洞,卻不曾再繼續蔓延開去。而在那孔洞之處,有無數低級妖魔湧出,把血神城内盡數占滿,其數目仍在增加,繼續往血神城外擴張過去。

其所過之處,凡人俱被吞噬,修士也大多如此,但有許多邪魔道門派修士,卻依舊安然無恙。

可見他們的确已然投了這異類妖魔。

其中鬼靈門亦不例外,同界外妖魔已成一丘之貉。

低級妖魔之上,還有許多身後有尾、更為高大的妖魔出現,數目雖然少于低級妖魔,但總數仍極龐大,真是中級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