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9頁)

  “如果咱們要打通商路,最好的修築路線就是走定遠山裡的那條路,據說那條路在災變之前還是條高速公路吧?這是最快捷的道路了,可那定遠山還掌握在宗氏的土匪手裡,北方關山就等于是宗氏的前進基地,”許顯楚分析道:“所以,就算不打宗氏,這定遠、關山一線,也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怎麼掌握?”周應龍反駁道:“咱們人手不夠的,打可以,占領就有點捉襟見肘了,你得往那放多少人才能防住宗氏偷襲?而且到時候宗氏從路上截斷定遠山守軍的退路,那裡的将士立馬變成孤島了,想想都絕望。”

  “對啊,老周說的有道理,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一彪形大漢說道:“宗氏就在眼前,這群老小子這些年太不安分了,處處都在拿178要塞當假想敵,當初咱們守衛178要塞幫他們抵擋西方敵人的恩情,他們都忘了!”

  一晚上的時間,整個會議室都吵吵鬧鬧的,左一言右一語,熱鬧極了。

  而張景林始終站在沙盤旁邊,靜靜的看着沙盤模型上的脈絡,這沙盤涵蓋範圍之大,竟是囊括整個西南西北的,甚至還有一小部分中原。

  不過此時有人忽然說道:“但萬一咱們打宗氏的時候,西方敵人又來了怎麼辦?”

  大家面面相觑起來,周應龍遲疑了一下說道:“這都十六年沒來過了,沒這麼巧吧?”

  說話那人平靜說道:“因為頭發膚色人種的問題,咱們的人始終沒法滲透到他們的陣營裡,同理,他們也滲透不過來,所以大家都不清楚彼此的狀況,你怎麼知道他們就真的不會來?萬一咱們就真的趕上了呢,那可是腹背受敵。”

  178要塞這麼多年沒有理睬宗氏,不是因為他們能夠甘心忍受鬣狗在家門口放肆,而是他們有更加重要的使命,讓他們不能分散兵力。

  周應龍等人感覺有些憋屈,他們必須承認,使命是第一位的。

  宗氏、慶氏、楊氏以及中原可以不感謝他們,但使命就是使命。

  忽然間,張景林說道:“打。”

  會議室裡一下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周應龍等人眼中亮起光芒來,臉頰也逐漸潮紅,那是每逢大戰之前的血勇。

  甭管這會議室裡七嘴八舌說什麼,甭管各自有多少不同的想法,隻有張景林一人說話時一錘定音的。

  當張景林做出決定,就意味着戰争真的到來了。

第384章

尖刀連

  張景林緩緩說道:“大家的考慮都沒錯,一方面宗氏盤踞商路北方,隻要它還在那,我們與中原的商路就别想打開,它控制定遠、關山一線的意圖,其實也非常明白了。”

  張景林繼續說道:“另一方面,西方的敵人随時都可能過來,若是我們分兵去宗氏,很有可能不敵西方敵人,或者他就算沒有那麼巧到來,我們打宗氏也一定會有兵力折損,有可能到時候就打不過西方的敵人了。”

  說到底,一下午時間也就吵吵了這兩個事情,張景林跟全部歸納到一起了,他想了想說道:“風險并存,但如果我們不打通商路,那178要塞隻會越來越弱,你們也都知道,咱們派了一些人假裝流民前往西方,那裡正在越來越富庶,而我們卻被鉗制在這裡,沒有資源,沒有科技發展,沒有新的人才,甚至快沒有衣服穿了。”

  “我們手裡控制了很多礦,但這些礦卻無法變成我們的實力,”張景林說道:“這樣下去,也許再過十年,178要塞就将擋不住西方的敵人了,所以我們如今是不得不變,必須度過這一劫,才能談以後。”

  張景林把話說的很清楚了,他不是沒考慮過風險,而是風險之下,打宗氏、打通商路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與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張景林心知,178要塞比傳聞中更加強大與堅定,但如今的處境也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危險。

  但周應龍他們這幫子粗人才不管自家張司令考慮了什麼,隻要張景林說打,那就打。

  打赢打輸以後再說,打就完事了。

  178要塞也許别的比不上别人,但這群殺坯執行力卻是最強的。

  然而就在此時張景林說道:“明日準時開會研究戰略,遲到的出去罰站聽着,沒有說話的資格。”

  其他人一聽這個趕緊保證誰都不會遲到,今晚絕對不喝酒。

  張景林忽然又說了一句:“周應龍,那個叫任小粟的少年安排到你手下的尖刀連去,從士兵幹起。”

  結果這話一出,整個會議室比剛才還要安靜,竟是仿佛連呼吸聲都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