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10頁)

  任小粟也是在一本小說裡看到的這個詞彙,與之相關的專業書籍恐怕早就被銷毀了,這本小說肯定是因為小說題材才成為漏網之魚,不然他也看不到這個詞。

  王蘊仔細搜索了一下記憶:“我翻閱過王氏整個圖書館,其中有七本書提到過承包制,它的最核心目标就是提高生産積極性,願意去種地,而不是被逼着去種地。”

  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時代,所有人種地都還隻是給财團幹活的時代裡,這件事對百姓來說将有着極大的魅力。

  王越息默默的聽着這一切,他很清楚敢于第一個這麼做的人得有多大的魄力。

  原本他以為任小粟這邊解決糧荒問題,可能會從進出口方面着手,亦或是從其他的角度,卻沒想到任小粟一開口就要解決根子上的制度問題。

  土改,這是所有人碰到都要慎重對待的東西。

  任小粟平靜的解釋道:“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是過于自由,大家可以去經商,大家可以去工廠,他們可以自己選擇種地還是不種地,可相對于其他的營生,種地對他們來說明顯不夠吸引力。之所以糧荒,天災是一方面,可人禍也同樣不可忽視,各位能看到我還有太多太多可開墾的荒地了,它們為什麼會荒着,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

  王越息小聲道:“在場各位應該很清楚這土改背後意味着什麼,咱們要不要先跟司令商量一下?”

  這個是要從根子上推翻現有的一些财團規則啊。

  結果任小粟笑道:“張先生都說不管144号壁壘的事情了,那我們先斬後奏也沒事,就把144号壁壘當做試點吧,至于是否在178要塞範圍内推行,他來決定就好了。”

  ……

  此章已經進行修改,删掉違禁詞彙和段落。

第1024章

從未止步

  财團為了控制這廢土之上的人民,早就習慣于将所有生産資源全都牢牢抓在手中,水資源,土地資源,可以說一切人民賴以生存的東西都被控制了。

  張景林在113号壁壘時,就曾對任小粟意味深長的說道:這是一個被财團精心設計過的世界。

  早先,就連張景林也沒這個魄力打破一切,178要塞甚至沒法去接納所有流民,隻因為如果你做了這個規則的破壞者,那麼所有人都會對你群起而攻之。

  例如洛城有心想要完全開放壁壘,再也沒有流民與壁壘人之分,但剛剛開始變革就被孔氏、王氏、周氏警告。

  最終弄出了“簽證”這麼一個東西,流民與壁壘人之間依舊有着巨大的鴻溝。

  而現在,任小粟不光想推行土地改革,還想在西北徹底推倒壁壘人與流民之間的那堵牆。

  其實144号壁壘已經這麼做了,畢竟你通商貿易不可能不讓人進城。

  任小粟說道:“我看過很多書,但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所以需要各位群策群力。我現在單純隻是說說自己的想法,144号壁壘作為西北的最大通商壁壘,這裡本就應該比其他地方更開放一些,革新的速度也理當比其他地方更快一些。不要怕出錯,有什麼錯誤我來扛着就是了。”

  大忽悠默默的看着任小粟,關于張景林對144号壁壘不管不問的态度,他是最了解的。

  他很清楚,張司令這麼做本就是想看看任小粟要如何帶着這一城之人,玩出一個新世界來。

  恐怕任小粟自己都沒意識到,他隻是想解決糧荒問題,但其實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已經涉及到“路線方針”這個高度了。

  此時,王蘊想了想說道:“但其實關于承包制的利弊,我們還是要讨論一下的。各位也都清楚,這個制度推行起來,一定會有很多人願意擁有‘自己的土地’,即便這土地隻有幾十年。但是從耕種效率來講,這反而不利于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産。”

  任小粟想了想回答道:“我認為,現在正是開荒的時機,西北有太多的土地需要人們走出去開墾,我們可以把發展過程分成階段來走,當下這個階段提大規模機械化生産還早,我們也沒有這個條件。得先把農民的積極性提起來,讓荒野先變成農田再說。”

  “我贊成,”王蘊點頭說道。

  “這種私有化的過程,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大戶吞并土地的事情,所以最好在承包合同上加以限制,”王越息思索着說道:“而且我覺得不僅可以承包土地,還可以讓他們來承包磚廠,承包作坊,承包許許多多的東西。但前提是,經濟命脈要始終掌握在178要塞手中,這是不能被動搖的根基。”

  任小粟眼睛一亮:“王越息說到點子上了,如今我們西北的生産力跟中原一比還是差了幾個檔次,但如果把大家的積極***出來,利用大家逐利的天性,或許西北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不過各位要注意,當磚廠這種東西被私人承包後,很可能會出現極其惡劣的剝削事件,所以配套的勞動法案也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