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5頁)

  工人與廠長面對着槍械,隻能一個個将各自杯中的自來水一飲而盡。

  廠長猶豫了很久說道:“你們到底讓我們喝了什麼……”

  話還未說完,廠長的眼睛中竟亮起了銀色的毫光,話語也戛然而止。

  曾經,王聖知曾經常與人讨論,到底怎樣才能讓這世間出現絕對的正義與公平,怎樣才能讓犯罪行為徹底消失。

  最後,經過長時間的辨證,他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絕對公正的唯一出路。

  王聖知沒有私心,他的生命将如同火焰一般燃燒殆盡,不管王氏掌握多大的權勢,都已經與他沒有太大的關系了。

  時至今日,他唯一的想法隻是不再讓其他人重蹈自己的覆轍,不再有罪犯逍遙法外。

  所以他每掌控一座壁壘,便會快速的壁壘内安裝海量的監控,以此來遏制犯罪行為的發生。

  隻是他自己都沒想到,這條路上有“人”走的比他更極端一些。

  回到那個問題,到底怎麼做才能徹底杜絕犯罪行為的發生呢?監控嗎?但總有監控無法看到的地方,例如下水系統中,例如地窖,例如私人住所。

  所以,監控其實也無法百分之百的看到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

  零的回答是,控制思維。

  但零這麼做,并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王聖知的理想抱負,而是它察覺到了危機。

  ……

  第四章,大家晚安

第1136章

與時間賽跑

  如果沒有李氏在接駁神經元方面的研究突破,那麼納米機器人就依然隻能作為醫療器械來清理血管中的血栓。

  如果沒有納米機器人,那麼零作為人工智能,暫時也隻能作為監管者,無法成為執行者。

  可是當這一切碰撞在一起時,人工智能便忽然有了強大的執行能力,甚至是掌控局面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裡,最令人畏懼的是零本身作為監管者,卻沒有人來監管它。

  它掌控的士兵在各個壁壘穿梭自如,不論是進出壁壘,還是從各個壁壘搜集科研人員、科研材料、生産設備、生産材料,都無人阻攔。

  因為行動計劃的密級,本就掌握在它的手裡,可以随意僞造。

  而且,99%的情報輸送、上報審批文件,也都是通過人工智能構建的衛星網絡來完成的,它完全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傳達那些對它有害的信息。

  于是,在絕對正義的美麗願景下,便藏着最危險的信号。

  其實在研究人工智能的時候,王聖知也設想過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失控了該怎麼辦。

  這是很正常的,所有研發人工智能的工作人員都會認真思考安保問題。

  曾經有位科幻作者在災變前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來作為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基礎,以此來限制人工智能的行為準則。

  這套理論,最終被歸屬到“義務倫理學”中。

  然而,這套理論提出的時候連汽車都還沒有普遍,圖靈測試在八年之後才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