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9頁)

  因為人潮是徒步穿越西南森林的,所以迫擊炮似乎便是他們可攜帶、性價比最高的遠程重火力。

  畢竟一門迫擊炮加上瞄準具、炮架也才22.5公斤,一枚炮彈則是2.18公斤,人力攜帶是足夠的。

  作戰參謀說道:“不過,短暫的交火之後,他們并沒有增加火力。”

  今夜的攻擊,更像是一種試探,或是試驗。

  慶毅忽然覺得,似乎正有一名睿智的指揮官站在自己的對面,與自己對弈。

  然而,對方手裡的籌碼,卻是單兵作戰能力更勝慶氏的“士兵”,以及空中視野能力。

  “它想要幹什麼?”慶毅望着夜空沉思。

  明明數百萬人隻需要幾十個小時的功夫,便能以絕對的數量淹沒這三山防線,但對方偏偏要用精巧的手段。

  沒有莽撞,沒有不計代價的進攻,對方似乎要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三山防線。

第1239章

戰勝慶氏

  大型戰争是考驗每一位優秀指揮官的時候。

  漫長的戰争中,所有指揮官都需要不停的面對錯誤,自己犯的錯誤,下屬犯的錯誤,無數的錯誤彙聚在一起。

  所以軍隊才會格外注重執行力。

  可即便精銳如慶氏,也一樣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但人工智能似乎不會犯錯誤一樣,漫長的第一個夜晚裡,人工智能操控的軍隊沒有任何冒進舉動,精确的指揮與個體執行力都發揮到了極緻。

  這種戰争是慶毅從來沒有遇見過的。

  他沒法安插間諜獲知對方的情報,可對方卻擁有着強大的制空能力,原本慶氏的山傾金屬風暴還有配套的主動防禦系統,可現在防禦系統也廢了。

  他沒法尋找對方的錯誤,因為人工智能很少犯錯。這一夜的仗打下來,慶毅甚至有種感覺,如果他發現對方在犯錯,那就千萬别去抓住這個錯誤打,因為那是人工智能期待他做的事情。

  如果沒法從這兩方面找到取巧的辦法,那慶毅所能做的就是真刀真槍的打消耗戰。

  然而,對方的每一門迫擊炮都是極限射程,連士兵的射程都遊走在極限射距上。

  慶氏是有大口徑火炮的,152毫米口徑,射程30公裡,足以覆蓋對方迫擊炮的範圍了。

  有一句話說,大炮射程之内,遍地真理。

  然而人工智能操控的部隊藏在暗處,想要用152毫米榴彈炮鎖定對方都是難事。

  無奈之下,慶毅這邊隻能下令用火炮全範圍覆蓋,在5到7公裡之内進行一輪不計代價的火力摧毀。

  雖然代價巨大,但這本就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對方迫擊炮甚至在他們的重機槍射程之外,老是讓對方打,自己還不了手可不行。

  可火炮犁地也隻是理論上的,它是指矩陣式火力覆蓋,其中必然會存在火炮無法覆蓋的縫隙。

  而零那邊,僅僅隻是在空中觀察到這邊調整射距,便已經計算出了精準的彈道。

  短短幾十秒内,5到7公裡範圍内的人工智能士兵,就全都躲到了那些覆蓋不到的“縫隙”當中。

  一枚枚火炮落在這些人工智能士兵身邊十多米處,時不時便有飛濺的彈片将士兵擊倒,地面的泥土被掀起,這些士兵一個個都變成了灰頭土臉的模樣。

  可是,當火炮覆蓋結束之後,人工智能控制的士兵也才死亡兩成,雖然還有其他士兵受傷,但仍然可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