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5頁)

  悟明渾身一震,随後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噗通一聲跪在方正面前,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頭。看的衆人一臉的莫名其妙,搞不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悟明不找方正麻煩,怎麼還跪下磕頭了?

  還有方正,人家悟明也是和尚,他怎麼稱呼悟明為施主?這完全不對啊!

  悟明忽然道:“多謝方正法師指點迷津,悟明蹉跎一生,背山前行,重壓之下迷失自我,今天終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我想好了,我要還俗,我要回家!”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蒙了,這是什麼情況?剛剛還在這和他們談佛論道的悟明,怎麼就突然要還俗了?還有,這事又和方正有什麼關系?也沒見他做什麼啊?

  大家一頭霧水,紅岩禅師和白雲禅師也是一頭霧水,看看方正,再看看悟明,一代大師第一次發現,腦仁不夠用了!

  悟明的決定不出方正預料,方正也不驚訝,平靜的道:“既然如此,那就哪裡來哪裡去吧。”

  悟明點頭,再次拜!然後悟明來到紅岩禅師面前,跪下叩拜。

  紅岩禅師忍不住問道:“悟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師傅,悟明有罪。當年破産,為了躲避債務,去了許多寺院都沒人肯收留我,是您接我入紅岩寺出家,弟子感恩!但是弟子這麼多年來,所作所為卻不是報恩,而是為了一己私欲……”悟明将他當初的想法,自己和方正鬧矛盾,坑方正的經過全都說了出來,并且表明态度,心中惦記家人,無心出家,隻想還俗回家,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說到後面,悟明幾乎是幾句話一叩頭,磕的額頭挂血仍然不肯停下來。直到全部說完,這才停下等待紅岩禅師發落。

  衆人聽完之後,這才明白事情的始末,逼着方正一葦渡江的竟然是悟明!他的目的僅僅是想報複方正搶了香火……

  到此,衆人頓時一個個怒目而視,有人低聲怒斥:“如此之人,佛門如何能留?”

  “阿尼陀佛……”

  宏經的胖臉則是一片通紅,聽了悟明的話,他之前的質疑已經全部有了答案,沒有調查就枉自下結論,給方正扣帽子,沒人追究也就算了,若是有人追究,可就丢大人了。好在大家精力都在,悟明身上……

  就在這時,紅岩禅師歎了口氣道:“你的事情貧僧怎麼會不知道?所以才讓你日夜參研佛法,希望你有一天能大徹大悟找回真我,奈何……哎!罷了罷了,今日你也算找到了真我,既然如此,那就下山去吧!”

  “謝謝!”悟明再拜,然後起身,脫下僧袍,赤裸着上身,在寒冬中下山去了,他的腳步輕快,眼神中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陰沉算計,有的隻是解脫,輕松!

  方正見此雙手合十,對着悟明的背影道:“阿彌陀佛!”

  隻有方正明白悟明心中所想,悟明能做到如此,需要的勇氣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也隻有方正是真羨慕啊……

  悟明走了,但是疑問卻留了下來,方正到底是怎麼讓他開悟的?兩人也沒交流啊,難道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鬧劇?可是劇中有紅岩禅師,以他的人品肯定不會這麼做。

  衆人心中疑惑,又不好發問,一個個抓耳撓腮的,時不時看一眼,一臉平靜的方正。

  他們自然不知道,方正現在也郁悶呢!

  當時上山,看到悟明精神恍惚,方正怕他做傻事,直接先下手為強,一個一夢黃粱引導他入夢,想看看他究竟要做什麼,好提前防備,結果劇情卻不受控制的看到了悟明内心深處的思念和擔憂,方正當時沒多想,就順勢引導了。結果現在麻煩了,這玩意咋解釋?

  好在,大會開始,大家也沒機會追問了,這次的會議很簡單,就是分派任務,迎春祈福法會中各個寺院所負責的事情,自己誦經的時候大家的位置等等……整個過程枯燥乏味,方正坐在那眼睛瞪的溜圓,心思早就飛的不知道去哪了。

  一指寺就他一個人,而且對這些完全不懂,白雲禅師特别照顧,啥也不用幹了,就跟着誦經好了。

  一下午就這麼過去了。

  傍晚,白雲寺開筵席,宴請群僧,方正就一個人,本來方正還犯愁一會坐哪呢,結果等他過來的時候……

  “方正法師,這邊坐吧?”

  “方正法師,同真寺人太多了,還是坐我們這裡吧!我們人少。”

  “阿尼陀佛,方正法師,貧僧研習經文十餘載,心中有疑惑,你我讨論一二如何?”一名白胡子老僧道。

  前面的方正聽着還好,一一道謝,但是從老僧開始後,估摸着方正是有道高僧,又或者為了顯示自己的佛法,提高自身,一個個的都要和方正讨論佛經感悟。有要讨論《金剛經》的,有要讨論《藥師經》的,甚至很多經文方正聽都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