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禅師笑道:“宏經,你們金竹庵未來後繼有人了。”
宏經哈哈大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衆人見宏經笑的如此開心,也跟着會心的笑了。之前的争論歸争論,争論過後,大家還是朋友,由衷的替宏經開心。
白雲禅師又對一行道:“一行,你可有什麼話說?”
一行雙手合十,見禮道:“貧僧所講隻是個人體悟,貧僧想讓方正住持給予評點一二。”
此話一出,全場愕然,誰也沒想到,一行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不過随後,大家恍然……
“這一行倒是會做人,這是借着這個機會,讓方正也登台分享心得,一起出名啊。”
“菩薩心腸,好悟性,未來不可限量……”
……
衆人隻當一行是報方正相讓之恩,卻不知道,一行真實的想法是,再探方正深淺!
方正頓時傻眼了,又讓他上去?他躲了半天,到頭來,這口鍋又甩他頭上來了!《華嚴經》他聽過,也讀過,不過隻讀了一點,畢竟網絡上都是碎片化信息,想要通讀全經文,太費勁了。
不過讓方正欣慰的是,一行說什麼不好?非要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一段!這一段,方正當時看的就是這一段,也有一點自己的感悟。隻不過由于看得經文太少,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感悟對不對,畢竟,他的感悟都是在山上,看山,看水,看石頭的時候感悟出來的,而不是來自經書的厚積薄發。在網上查過其他人的感悟,沒有人和他一樣的。
所以,方正也有點沒底。
如今一行已經逼上門了,方正沒辦法,隻能硬着頭皮上了。
眼見方正真的上台了,一行有點後悔了,尋思着:“難道他真的有本事?不過,就算真有本事,我也是好意,他也怪不到我。若是沒本事,哼哼……我也是打假而已。”
方正上了台,和白雲禅師見禮,然後雙手合十,對着衆人見禮,随後盤腿坐下,深吸一口氣,微微一笑,心道:“實在沒辦法了,破罐子破摔了,閉着眼睛瞎說吧,成就成,不成也沒辦法了。”
于是方正道:“貧僧對于《華嚴經》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倒是有點不同的看法。”
此話一出,全場愕然,上來就說不同的感悟,這是要和一行PK啊!頓時一個個的來了精神,想看看方正到底能悟出個什麼東西來!
方正道:“佛說衆生苦,可是衆生苦在哪呢?貧僧所在的一指寺十分偏僻,上山的人,每年都屈指可數。貧僧的師父,去年駕鶴西去,如今剩下貧僧自己,隻能守着空寺院,去參悟一些自己也不太理解的東西。直到有一天,一條狼,一隻松鼠進入貧僧的生活,貧僧才豁然開朗!狼吃飽了就很開心,松鼠也是吃飽了,有的玩就開心,每日無憂無慮,悠然自得。而人不同,人餓了苦,飽了想要吃得好,依然苦;沒孩子的苦,有孩子嫌棄累而苦……衆生皆苦,而獸獨樂?何解?
正如一行法師所說,萬法由心,萬象由心,一切都源自于心。心隻有一個,但是心可以演化出無窮煩惱。所以,佛說一即是多。而多即是一,貧僧認為,摒棄那些煩惱,化萬千煩惱為一顆單純的心,才能真解脫,獲得大自在!”
方正此話一出,衆人集體傻眼了,沉默了,甚至是被震撼了!
第155章
抽抽抽!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許多人都将他理解為,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天大地大,唯心最大上了!從未有人從這個簡單的角度去思考過。
方正今日一說,衆人仿佛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像他們自己,為何而煩惱?嘴上說放下,實際上真的放下了麼?若是真的放下了,何必在意論佛輸赢,而不是取長補短,真心探讨呢?若是真的放下了,何必在意一個新人王?衆人越想越羞愧,再看方正,從頭到尾都不争,最後還是被推上去的,看着方正純淨的眼睛,陽光通透的笑容,衆人頗有幾分自慚形穢的感覺。
一行更是呆愣在了原地,本以為方正是個騙子,現在看來,人家不僅不是騙子,反而是一個真法師!真智者!
一行忍不住問道:“方正住持,你既然有如此感悟,剛剛為何不争?”
方正肯定不會說,肚子沒墨水,争不起,而是打了個馬虎眼,笑道:“争即是不争,不争即使是争。”
聽得衆人一愣一愣的,想了半天沒明白他說的是啥意思,最後一個個自己在腦海中腦補各種解釋,然後越發覺得方正高深莫測了。一葦渡江,如今講經說道,樣樣不凡,誰還敢小看他?
不過一行依然不滿意,卻又不敢再挑戰方正了,不過他靈機一動,道:“方正住持,一番言論,如醍醐灌頂,讓貧僧受益頗多。尤其是住持悟道于天地萬物,而非古闆經書,更是讓貧僧茅塞頓開。懇請方正住持傳更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