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頁)

  胡嘯道:“行了,趙總,如果是真住持的話,修佛多年,本色演出,應該也能看出點效果。對了,于導,能讓我們見見那位高僧大師麼?”

  于廣澤聞言,心中是十萬個草泥馬奔跑而過,他也不想讓兩個人每次都有點希望就絕望,但是這兩個家夥總往坑裡跳,他也沒辦法了。面對這兩雙帶着幾分期盼想看到年齡大的得道高僧的眼神,于廣澤指着遠處正一臉好奇的看着攝像機的方正道:“就是那位大師。”說完,趁着趙洪祥和胡嘯扭頭的時候,趕緊跑了,一把将老陶抓過來:“你去應付,我去準備其他的事情。”

  說完,于導快步離去。

  老陶剛要開口就聽到身後兩個帶着幾分憤怒的咆哮:“就這個麼玩意?”

  “于導,你逗我呢?這小和尚有二十歲麼?這……這……你不能選演員隻看臉不看别的啊!這家夥出現在那麼嚴肅的戰場上,絕對秒出戲啊!”

  趙洪祥和胡嘯再回頭,發現于廣澤早跑了,取而代之的是可有可無的老陶。

  趙洪祥對老陶可就沒那麼客氣了,一把抓住老陶的衣服領子道:“于導呢?人呢?”

  老陶苦兮兮的道:“有事先走了。”

  “走個屁啊,跑了……得,我算是看出來了,今天是實在沒人了,算了吧,将就着看吧。不行,就等吧……哎。”胡嘯一臉苦逼的道。

  趙洪祥也是無奈的道:“看什麼啊?多半是等三天了,我懷疑于導是故意找這麼個不靠譜的小和尚來湊數的,就是為了讓咱們兩個在這等。”

  “兩位……”

  “閉嘴!”趙洪祥和胡嘯一肚子氣,老陶一開口,立刻找到了撒氣筒,一聲呵斥後,果然爽多了。

  老陶心中無比幽怨:“他招誰惹誰了?宋老生病又不是他幹的,方正也不是他找的,是林東石找的;決策是于廣澤決策的,怎麼倒黴事都往他身上湊啊?這日子還讓不讓人過了?”

  不過老陶嘴上卻道:“兩位,要不,先坐會,休息下?”

  兩人還能說啥,等着吧。隻不過兩人坐在那,時不時斜着眼睛看着那個在場地外圍亂轉悠的小和尚,怎麼看,這和尚都不像個能演戲的。

  “哎世風日下啊,連于導都開始認臉不認人了。”胡嘯道。

  “這小和尚看起來倒是白白淨淨,斯斯文文的,挺陽光的。可惜,和他要演的悲天憫人的角色不搭啊,哎……出戲,絕對出戲。”趙洪祥道。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時不時的對方正品頭論足,什麼看起來沒見識的樣子,好單蠢的樣子……總之,就是方正各種不行。

  被人指指點點的方正自然知道,不過也沒在意,能堵住别人嘴,難道還能堵住别人的心麼?别人怎麼說,那是别人的事情,不是他的事情。

  相反,方正對于這裡的各種高大上的儀器十分有興趣,這些東西,隻在網絡上見過,如今總算見到真物了,自然要多看看。

  就在這時,林東石又來了,将方正叫到一邊,拿出一個劇本道:“方正法師,這是一會你要演的戲,内容大概就是這樣的。你先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再問我。”

  話音才落,就聽那邊有人喊林東石,林東石隻好先過去了。

  看到方正才拿到劇本,趙洪祥和胡嘯更是不爽了,這簡直太應付人了!

  不過這話他們可不敢去找于廣澤說,隻能自己嘀咕。至于李雪瑛,一直在化妝,自然沒法出來見他們,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安心的等着就是了。

  方正随便找了塊石頭坐下,他也好奇,這劇到底是怎樣一個劇,光聽也沒什麼感覺啊。

  這一看,方正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這不是一般的劇本,準确的說,這是一個小說。小說劇情非常精簡,大概的意思就是:故事發生在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隐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第198章

悲天憫人(下)

  大概故事便是如此,但是劇本裡截取了一段,花木蘭作為先鋒探子和戰友們一起深入賀蘭山,結果遇到偷偷從北方往南跑的難民被柔然族追殺,為了保護村民後退,花木蘭與一衆将士,浴血奮戰,拼死了柔然族全部敵人,同時自己人也全部戰死,花木蘭身受重傷,昏迷。

  一個居住在附近寺院的和尚,聽到這邊的喊殺聲,趕了過來,聽到村民的講述後,更是甚為感動。到了現場,卻發現,來晚了一步,人都死了。看着滿地的屍體,心中悲涼,現場念起了超度經文,同時給一具具屍體扶衣冠,結果發現花木蘭還有生氣,将其帶回寺院治療的故事。

  這個故事很短,而今天重點的鏡頭,就是滿地死屍,他過來給士兵們擺正衣冠的過程。幾乎沒什麼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