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9頁)

  不過這一日,方正起來的格外的早,外面一片烏黑。

  打開禅房的大門,獨狼立刻從窩裡跑了出來,作為本寺院第一大護法,獨狼雖然平時懶散,但是看家護院還是個好手。看到是方正獨狼,甩甩腦袋,湊了上來,在方正的褲腿上摩擦了兩下大腦袋。

  方正一如既往的去打掃佛堂,猴子一看方正都起來了,也不偷懶,跑出來拿着掃把掃地。這段日子,每天掃地,掃落葉,聽經文,他的急性子着實被改變不少。

  松鼠也勤快的幫忙收拾房梁上的蛛網之類,灰塵之類的東西。

  忙乎完了,天也蒙蒙亮了,方正燒鍋做飯,一人三動物吃了早飯,方正就下山去了。這一次,沒讓獨狼和松鼠跟着,寺院現在香火漸漸的旺了,不能沒人看着。獨狼戰鬥力最強,松鼠細心警惕,是最好的看門護院的選擇。

  而猴子,方正則帶在了身邊,相對于獨狼、松鼠,猴子在佛法的悟性上最高,虧欠的地方就是猴子的性格活潑好動,不懂規矩。但是猴子能千裡求佛,這已經表明了他的本心是向佛的。所以方正有機會,就會和猴子講講經文。方正從沒想過磨掉猴子的一切習性,隻是想讓他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已。

  一路下山,猴子就十分好奇,問道:“住持,我們這是去哪啊?幹啥去?”

  “明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人類的世界裡,是祭祖的日子。每個人都是爹媽父母生養的,沒有父母生養,如何能長大成人?人要學會感恩,縱然父母走了,也要祭祀。今天我們下山,是去化緣的,化些東西回來,明天祭祖用。”方正道。

  雖然作為一個僧人,祭祀并不用這麼麻煩,隻需要每次禮佛念經的時候,默默的為祖先念上幾句祈福經文就好。但是方正終究是在村子裡長大的,而且一指禅師也對這些傳統的習俗十分重視,兩人一直以來都是這麼過來的。

  如今一指禅師不在了,方正也不打算改變這個習慣。

  猴子撓撓頭,雖然還無法全部理解,但是努力記下是沒錯的。

  等到方正下了山,山下的村民們也已經紛紛點燃了炊煙,做飯了。更有起來早的,已經吃了早飯紛紛走了出來。

  方正一下山,就被人看到了,立刻有人和方正打招呼:“方正法師,這是下山化緣了麼?”

  方正宣了一句佛号道:“阿彌陀佛,明天就是清明節了,貧僧這是來化緣來了。”

  “嘿,我就知道。你稍等,我去給拿些紙錢來。”說話的人名叫孫前程,名字很有前程,不過本人混的并不太如意,但是為人很熱情。

  “多謝施主。”方正連忙行禮道。

  孫前程哈哈大笑道:“瞧你這客氣的,弄的我全身都是雞皮疙瘩。”大笑中孫前程回了院子裡,近了下屋,沒一會就拿了一盤鞭炮,一把香,還有一沓麻錢紙裝了一大塑料袋子遞了過來,同時笑道:“前天我就準備好了,方正法師,你看看,夠不夠?”

  方正見禮道:“多謝施主,鞭炮就不用了,有香和麻錢紙就夠了。”雖然寺院裡有無數的香可以用,但是這次方正隻想用化緣化來的香,這是對一指禅師的尊重。

  孫前程呵呵一笑道:“忘記了,你們從不放炮仗,得,我拿回來。”

  方正收了麻錢紙和香,和孫前程聊了兩句,就去下一家了。孫前程給他的東西不多,這也是一指禅師多年化緣的關系,不會在一家拿太多,每個人都不容易,拿多了,是給人家添負擔。

  方正一走,孫前程就扯着嗓子來了一聲:“方正法師下山化緣喽!”

  正掃大街的宋二狗一聽,立刻扔了掃把跑回家去,沒一會就抱着一個大袋子跑了出來,迎向方正。

  而正在家裡炖雞湯的楊華,楊大土豪,剛塞進竈坑裡一把柴禾,就見杜梅出來了,擡腿就是一腳:“你耳朵是不是聾了?方正下山化緣了,你有錢了,還不去表示表示?别忘了,孩子是寺廟求來的;就連你中的彩票,都是方正法師金口玉言。”

  楊華苦逼的道:“我知道,我當然知道,這不是沒聽到麼。我的祖宗啊,你可别亂踢亂蹦的,磕到碰到我們家的小祖宗咋辦?”

  “瞧你那德行,我是那麼嬌氣的人麼?我告訴你,就是你攔着,要不然這屋子裡的活還輪不到你一個大老爺們幹。”杜梅嘴上罵着,眼中都是溫情,嘴角都不自覺挑了起來。如今孩子有了,又有錢了,眼看着日子越來越紅火了,夫妻感情又好,隻感覺幸福滿滿的。

  楊華嘿嘿一笑道:“知道了知道了,老婆大人最厲害了。我這就出去了,你等我會,别亂動啊,能躺着别坐着啊……”

  “滾!”杜梅罵道。

第223章

敬先人警後人

  楊華哈哈大笑中跑出去了,沒一會拿着一個超大的袋子出去了。

  而此時此刻,方正手裡已經接了不少麻錢紙和香,猴子也拎了兩包,一路上一直撓頭,他就想不通了,這些玩意又不能吃,住持要這東西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