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5頁)

  方正本想點頭,但是一想到一指禅師,方正猶豫了。剛剛方正說的,都是一指禅師說的,當初紅岩禅師也說過,一指禅師就是個另類,所以才會遠走一指山……原本的寺院是容不下他的。

  想到此,方正歎息道:“并非每個人都能修行到這一步,思想不同,難免有不愉快的地方,避開便是。”

  魯輝聞言,笑了,他開始相信方正是個真和尚了,因為他發現,眼前的和尚,說話的時候,眼神無比清澈,沒有任何雜念,所說的話也是發自真心。這樣純粹的人,他還是第一次見。

  這時候,蘇雲又端來一盤菜,笑道:“你們聊什麼呢?聊的這麼開心?”

  魯輝難得有點笑容道:“和法師聊了些佛家的事情。”

  蘇雲驚訝的看着魯輝,她可是很久沒看過魯輝笑了,再看看方正,看方正更順眼了!于是蘇雲道:“家裡還有點小菜,我去做來,你們繼續聊。”

  說完,蘇雲就走了。

  魯輝看着方正道:“法師,據我所知,佛教協會應該全面禁止僧人化緣了吧?這事你怎麼看?”

  方正笑道:“好事。”

  “呃……既然是好事,那你為何化緣?”魯輝不解的看着方正。

  方正笑呵呵的看着魯輝道:“施主,可知道化緣和乞讨的區别?”

  魯輝皺眉道:“這……差不多吧。”

  方正搖頭道:“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皇帝将世人劃分出三六九等,其中乞丐是第十等,也是最末等。三教九流當中,乞丐也是末端的存在,由此可見,華夏人對于乞讨的鄙視。因為,乞讨等于不勞而獲,所以讓人瞧不起。所以,佛教入華夏後,華夏人雖然接受了佛教,卻無法接受行乞一般的化緣,因為他們認為化緣就是乞讨。

  然而,化緣和乞讨并不一樣。化緣的目的,也并非一定要化到什麼東西,隻是給僧人一個借口,離開山門,融入世間,體驗人世百态而已。見不得人世百态,如何修的一身菩提心?如何成佛?

  僧人以募化乞食廣結善緣,所以稱之為化緣。因果有報,豈能白化?”

第377章

前排後排

  “嗯?”魯輝驚愕的看着方正,因果有報,不能白化,那麼這僧人來他們家是有目的的了?

  方正笑了笑,看向魯正的房間道:“貧僧在樓下,看到了一雙充滿渴望的眼睛,但是那眼睛深處卻是絕望。施主,能跟貧僧說說這雙眼睛的主人麼?”

  魯輝再次愣住了,随後陷入了沉默當中。

  方正也不催促,就安靜的等着。

  半晌,魯輝也沒開口,這時候蘇雲将所有的菜都送上來了,有點不好意思地笑道:“法師,你們先吃,我去給孩子送飯去。”

  說完,蘇雲拿着一個裝了飯和菜的碗,走進了魯正的房間。

  方正看過去,隻見房間裡一片漆黑,窗簾沒有打開,剩下的就看不到了,因為門關上了。

  就在這時,方正耳邊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裡面的是我兒子魯正,我們叫他小正。這孩子從小就喜歡打籃球,可惜……之前一場車禍,一雙腿被撞了,然後就站不起來了。醫生說,還有站起來的希望,隻不過很渺茫。他很消沉,每天将自己關在房間裡,誰也不見。

  從那一天開始,他幾乎沒生過氣,也沒有笑過,整個人就好像失去了靈魂一般,不會思考了似的。什麼事情都不在意,什麼都不過問,如同與世隔絕了似的。

  給他買了輪椅,他也隻是偶爾上廁所用用,平時根本不用,就躺在床上,看着天花闆發呆。最近這幾天,那些孩子開始來籃球場打球,這個時候小正會去窗口看看……但是每次那些孩子離開後,小正都會陷入更深層次的沉默。一個人擁有的東西,未必會珍惜,但是當他失去的時候,才會明白其中的珍貴!小正原本也有一雙完好的腿,可以跑,可以跳,籃球打的也不錯……如今……如今再看到别人打籃球,我怕他觸景生情,心中難受,所以就将那些孩子趕走了。

  但是,小正似乎更消沉了……說實話,我也沒辦法了。我不知道我還能為他做什麼。”

  魯輝說到這,聲音有些沙啞了,作為一個父親,眼看着兒子日漸消沉,生不如死,他感受到的痛苦一點也不比魯正小。作為一個父親,不管多大的痛苦,他都隻能忍着,因為他明白,他的臂膀是支撐孩子最後一片天空的支柱,一旦他倒下了,孩子就真的沒救了。

  “哎,說這些幹什麼……”魯輝苦澀的抱怨一聲,拿起酒杯,倒了一大杯,然後手一抖,苦笑道:“抱歉。”

  “施主,貧僧戒酒,你又不是僧人,随意就好。”方正明白魯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