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回頭看去,隻見五個男女,帶着兩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背着厚厚的被子,鐮刀等工具,就算是孩子,也幫着拎着不少東西。這些人皮膚黝黑,粗糙,一臉的風霜,一雙眼睛帶着疲憊和渴望,似乎在盼着方正給出肯定的答複。
幾個人中,也隻有兩個孩子的眼睛很明亮,懵懂中仿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還有點對陌生人的害怕,尤其是看獨狼、猴子的眼神,簡直就如同看怪物似的,新奇有,更多的則是害怕。兩個小家夥躲在父母身後,偷偷的看着方正等人。
看到這些人的模樣,很顯然是常年風吹日曬的苦命人,方正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幾位施主,你們是麥客?”
麥客,這職業東北一直都有,但是在東北,這不叫麥客,各地方叫法不一樣,一指村這邊一般沒有統一的叫法,隻是叫他們“幫工的”,“請的人”,“割稻子的”等。麥客這個名字是從南邊傳過來的,這名字比前面的稱呼要好聽不少,大家也就認可了,一來好稱呼,二來也顯得尊重人家。
麥客最早起源于陝甘甯地區,當年為了生計,每年到了收麥子的季節,都會有大批的民工拎着鐮刀外出幫人收割麥子,賺取一定的費用,改善生活。這種行為,被稱為趕麥場,而趕麥場的人,就被稱呼為麥客。
‘麥客’與‘刀客’如出一脈,後者不收麥子,乃是關中武者替别人看家護院,猶如保镖一般。
不過在東北,自然沒有來自陝甘甯地區的麥客,畢竟,隔着太遠了。一般來一指村幫忙收割水稻的麥客,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大家都比較熟悉,誰幹活麻利,誰喜歡偷懶,大家都心裡有數。偷懶的沒人要,麻利的大家搶,這就是行情。
不過眼前這幾個人,很眼生,顯然不是附近村子的村民。而且,聽口音,也不是東北的重口兒化音,反而帶着點陝北那邊的味道。難道是那邊的麥客過這邊來了?可是……可能麼?一指村這麼偏僻……
雖然心中無數個疑問,不過在方正的心中也就是一閃而過而已。
為首的男子,面向很憨厚,聽到方正問,馬上點頭道:“是的,我們是從陝西那邊過來的。法師,你知道附近有人找人幫忙割稻子麼?”
方正看看四周齊刷刷的稻子,而且已經寒露了,大家再不收過段日子下了霜,那就難搞了。方正點頭道:“貧僧倒是知道哪裡有人需要幫忙,不過,村子裡的人,一般都有固定的幫工。”
“啊……這樣啊……”男子聽完,眼中閃過一抹黯然之色。
第661章
趕麥場
方正看着這一大幫子人,拖家帶口的,的确不容易,心中不忍,于是問道:“幾位,你們不在華北那邊趕麥場,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哎……一言難盡啊。法師,抱歉了,我們還要趕路,沒辦法陪你聊天了。”男子搖搖頭,就準備告辭離去。
就在這時,一聲呼喊傳來。
“方正住持,什麼風把你吹下山來了。”方正回頭看去,隻見王佑貴高高興興的往這邊走,仿佛有什麼大喜事似的,整個人的嘴巴都快笑的咧到耳根子了。
方正道:“阿彌陀佛,秋收了,帶着弟子們下山幫忙,體驗下秋收。施主,你這是去哪啊?”
王佑貴對于方正的回答顯然早有準備,畢竟,一指寺年年都下山幫忙秋收的。王佑貴剛要說什麼,眼光落在了幾個陌生人身上,自從萌萌被拐走過一次後,一指村的村民對外來人還是很留心、警惕的。王佑貴道:“方正住持,這幾位是?”
方正道:“這幾位是趕麥場的麥客,從陝西那邊過來的。”
說完,方正給幾位麥客介紹王佑貴道:“這位是一指村的村長,你們想要找活,還得落在他的身上。”
幾個麥客一聽,眼睛頓時亮了,一臉渴望的看着王佑貴,那眼神,很幹淨,隻是單純的想要找活幹而已。看着這些人,王佑貴原本帶着點排斥的心也軟了,掏出一盒煙,發給麥客們,道:“幾位朋友,趕路怪累的,走,去我家坐坐。”
麥客一共三男兩女,兩隊中年夫婦,一個年輕小夥子,再加上兩個孩子一男孩,一女孩。
為首的男子年齡比較大,臉上布滿了皺紋,接過王佑貴遞過來的香煙,一看牌子,頓時笑了,放在鼻子上聞了聞後,将香煙别在了耳朵上,然後自己掏出一盒大豐收,準備點上。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沒舍得抽王佑貴遞過來的長白山。
王佑貴見此,眉頭一皺,問道:“幾位,這是?”
為首的男子撓撓頭道:“這麼好的煙,哪好一下子抽了,留着……嘿。”說到這,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兩聲。
王佑貴見此,直接把一盒煙塞到了男子手裡,道:“留着幹啥?都拿着!”
男子一愣,然後看着眼前的王佑貴呆愣在原地,眼睛瞬間就紅了,就連接煙的手都有點抖了,男子猛然回過神來,直接将煙塞給王佑貴,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道:“不行,這個我不能收。太貴了……”
王佑貴看着眼前樸實的男子,心頭也是一酸,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什麼都不舍得,抽煙都得等有客人來了,才能跟着抽兩根。再看看現在的自己,抽着長白山,還準備買小車了……前後一對比,王佑貴忽然發現原本以為壓在他身上的,帶領全村村民緻富的擔子不但沒有拿下去,反而又重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