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形香爐則是用來祭拜大地,祭拜凡塵,祭拜衆生,祈福衆生的。這種香爐則多以大地泥土燒制而成,也就是陶瓷。不過這裡面的道理,卻是要清楚的。我們這陶瓷大香爐,本身遵循的還是華夏的道理。
為師經常說,我們禮的佛,不是天上飛的佛,不是穩坐嶺山上的佛,而是衆生心裡的佛,那明心見性後的人之初,善的本源。所以,來我們寺院拜佛的香客,與其說是在拜佛,不如說是在明心見性,拜自己。因此,我們用這方形香爐,倒也是般配。
至于這像大鼎的三足,則是佛門常用之物,三足代表着佛門三寶,擺放之時,前一後二,是如法的放置,也是十分有講究的。不過,這多見于圓形的香爐,方形香爐配三足,說實話,為師也沒見過。
當然,現在也沒那麼講究了,也不分的那麼仔細,金屬、石頭雕刻,陶瓷都可以随意用了。至少,很多寺院也不講究這個了……”
說到這,紅孩兒跟着點頭道:“的确,在有些人眼裡,這不過是一種封建迷信,在現在這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當然是怎麼方便怎麼來,反正意思到了就行了。”
鹹魚聞言,直搖頭。
松鼠卻萌萌的,不太明白的道:“心誠則靈麼,我覺得,這也沒錯吧?”
聽到這話,方正眼中多少有點落寞,微微搖頭道:“心誠則靈,那是禮佛的心态。但是這個不同于那個……”
說完,方正搖搖頭,往後院去了,身影多少有些落寞。
松鼠立刻跟了上去,問道:“師父,你倒是解釋一下啊?”
方正揮揮手道:“文化的傳承承載于儀式當中,當儀式被精簡甚至省略後,剩下的不過是一句看不到的空話,最終被風吹散在曆史長河當中,再無影蹤。這些講究,看起來沒什麼,卻承載了華夏的文化,當這些都沒了,文化也就沒了。
就好像人們常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是真的沒年味了麼?是你的春節被淡化了,所有的儀式被精簡的取消掉了,剩下的隻有一頓年夜飯而已。如今這豐衣足食的年代,年夜飯能吃的,平時不能吃麼?當年夜飯也失去了吸引力,那麼,春節還剩下什麼了?
以前的春節,那是張燈結彩,按時辰放鞭炮,屋裡屋外挂着的,貼着的,人們見面說的,開燈熬年夜,半夜放鞭炮,全家吃餃子,子孫跪拜父母感謝父母恩,父母發紅包,其樂融融。如今卻變成了,你一台手機,我一台手機,放着春晚沒人看,餃子提前吃完了,鞭炮懶得放,早早睡大覺。年,就這麼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儀式承載着文化,文化卻要放棄儀式,最終放棄的真的是儀式麼?”
第1069章
吃香
說到這的時候,方正已經進了後院。
“師父,你倒是說清楚啊!那到底放棄了啥呀?放棄了又怎樣啊?”松鼠追着問。
方正歎息道:“放棄了儀式不等于放棄文化,但是一定放棄了文化自信!
你自己的文化傳承方式都被自己否定了,不敢拿出來示人,還談什麼自信?
貧僧聽說,某國崇拜男性生殖器,所以有個什麼節日,扛着巨大的男性生殖器模具遊行,男人女人都會去參加這個盛大的節日。若是在華夏,乃至全世界的倫理道德當中來看,這顯然是失禮的。但是他們愣是能扛着這些東西招搖過市,并且昂首闊步的對世界講,這是我們的崇拜文化!最終,讓世界接受了他們的文化,并且參與其中。
再舉個例子,若是清明節不祭祖,端午節不吃粽子不賽龍舟,中秋節不吃月餅,過年不貼對聯,那這些節日到來的标志是什麼?你用什麼提醒,和讓人們記住它的存在?最終,必然消失!一個消失的文化,又談什麼自信?
一個沒有自信的民族,必然是懦夫的民族。
人們就如同一個文化乞丐,卻走在一條文化長廊當中,那種極度自卑的情況下,會把看到的,别人家的任何東西都當做好的!别人吐痰那叫生理需求,自己人吐痰那叫沒素質;别人罵你那是指引你前行的路線,你罵别人那叫素質低下,劣等民族。這個時候,你将永遠無法挺起脊梁做一個人!隻能當一隻彎着腰,駝着背,走在路上被人嘲笑,逗弄玩樂的猴子!”
“師父,這個時候就不要種族歧視了。”猴子嘀咕道。
方正白了他一眼,繼續道:“當文化自信極度缺失的時候,外國人仿佛在無形中高人一等了一般!
沒有了文化自信後的人們,就沒了信仰,所謂的文人傲骨統統不見了。為了撐起那瘦弱的身體,隻能努力的往身上挂錢,仿佛穿着用金錢堆疊出來的衣服,才能給自己一點自信。但是那個自信,不過是暴發戶式的掩飾,依然無法得到其他人的尊重。現在,你明白,儀式的重要性了麼?”
松鼠瞪大了眼睛,道:“原來如此!還是不懂!”
方正:“……”
“你們懂了麼?”方正問其他弟子。
紅孩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搖搖頭,表示懂了點,還是不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