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第9頁)

任何市面上出現的科技運用,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并且成熟了,也就是說科技的發展并非我們親身感知到的。

因為科技在剛開始的時候,各項成本非常大,不适合民用。

等到大家都能見到的時候,意味着這項科技成本已經大幅度降下來,所以才會應用在生活中。

科技的末端使用者,最後的感知者。

先進的戰鬥機在曝光之前,其實已經穩定并且成熟的使用十幾二十年了,而曝光是因為有了更先進的。

新能源汽車代表的隻是僞科技,其锂電池的商用在90年代初期就已經普及;在蒸汽機問世之前,其實它已經出現了幾百年。

所以當下科技,是被動滞後的。

“嘩……”

周圍出現大海,無數艦船乘風破浪,甲闆上竟然是東方的戰士。

畫面一轉,艦船上的軍隊登陸,對陸地城池進行搶掠,帶着無數财寶、農耕資料、奴隸滿載而歸。

鄭和下西洋?

雷震一怔,大緻可以确定就是鄭和下西洋。

他從來都不相信曆史上帶着200多艘戰艦、載着數萬部隊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搞貿易,也沒被“大航海時代”五個字迷惑。

航海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掠奪,為了搞軍費!

沒人會天真的認為鄭和是帶着友誼跟建交去的吧?如果感覺真是這樣,就該想想朱棣是個怎樣的人。

“水炊其動?”

雷震盯着鄭和寶船的動力系統,發現就是更古老的蒸汽裝置。

水炊其動是有記載的,未必指的是蒸汽機,或許那個時候有另外的名字,但其原理是一樣的。

曆史本身就是個大謎團,但有些東西是有迹可循的。

你不能指望隻喝生水的西方大陸突然就發明了蒸汽機,更不能否定有病就多喝開水的地方,發現不了蒸汽的用處。

事實上大明的科技非常厲害,火槍、火炮、地雷、水雷等等,然後突然就沒落了,科技不僅是停滞,尤其後朝更是呈現出退步。

消失的永樂大典裡面到底記載多少科技?

沒人知道,但在它消失之後,西方世界開啟的科技革命。

兩者有沒有關系,也沒人知道,畢竟曆史有無數種假設性,突然從愚昧落後形成二級跳,自然會引起各種猜測。

“與其說這是生命樹,倒不如說是科技樹。”先知開口道:“人類的發展需要平衡,在一方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得出現改變,這是世界的生命準則。”

“主宰的力量?”

“相信我們的力量。”

投影消失,一切恢複正常。

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先知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這個世界是由主宰來決定并且影響的。

“你口中的主宰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們這群人,一般情況下不會插手世界的運行,但是會進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