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是得好好談談。”小白房老大點頭。
溫蒂原地等待,兩人走進密室相談。
坐下之後,雷震沒有任何廢話,單刀直入。
“你們獻祭到底為了什麼?别告訴我是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這隻是最淺層的,我想聽到最真誠。”
“神迹。”
小白房老大吐出這個詞。
果然是如此,獻祭的根本目的在這裡。
“我是無神論者。”雷震點根煙說道:“不相信神迹,也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神,更不相信……”
“信息壁壘。”小白房老大盯着他。
一句信息壁壘,讓雷震不由的動容,因為這是最有效的說服力。
所謂信息壁壘,跟信息繭房是兩碼事。
信息繭房指的是人們傾向于自我關注的興趣、信念或價值觀契合的信息,自動忽略以及排斥不同的聲音與觀點。
這就造成認知絕對,繼而排斥所有認知以外的信息。
比如堅定的無神論者,或者堅定的有神論者,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等等,大概就是我認為的是正确,你們認為的都是假的。
嬰兒半夜啼哭高燒不退,有的人會抱到神婆那裡看,但有的人會抱到醫院輸液。
如果按照醫學科學來說,就是生病了,需要消炎、止咳等等康複治療;如果按照民間風俗來說,孩子是被吓掉魂了,隻要召回魂就行了。
兩者都不認可對方的行為,但又說服不了對方,三觀完全不在一條線上。
再比如絕大多數人認為世界是圓形的,少數人則堅定的認為世界是盤狀的,分為大世界、小世界,我們隻是活在小世界當中。
兩者争論不休,也是無法說服對方。
前者是有衛星照片為證,後者則以南極冰牆為依據,為什麼不準探索冰牆,它的後面到底藏着怎樣的秘密?
這是信息繭房,接受自己認可的,排斥自我不認可的,是能夠被有效引導的。
而信息壁壘則是對特定的信息實施封鎖,依舊用世界到底是圓球還是圓盤做對比,假設所有的衛星照片都是假的,最頂層的那批人知道我們生活的地方是圓盤,但為了封鎖消息,刻意把照片做成圓球。
不讓你知道任何信息,利用一系列的手段,乃至利用科學實施封鎖。
這就是信息壁壘!
說白就是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上一層知道的事,而上一層可以對世界實施任何形式的信息封鎖。
科學是嚴謹的,最讓人信服的,但同時又是利用率最高的,或者說是嚴謹科學的出現,就是為了更好的利用。
小的時候我們都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會認為絕對正确,繼而形成牢不可破的觀念。
而父母會經常欺騙孩子,很多時候沒法解釋,比如小孩子詢問自己是從哪來的,有幾個父母會實實在在的做出解釋?
通常都會說撿來的、天上掉下來等等,這就是信息壁壘。
不讓孩子過早的知道,畢竟太小,不方便細說,等孩子長大之後自然瞞不住,從哪來的信息壁壘也就被破掉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認知,以及動他觀念如遭被掘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