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飛紅也說出了原因以及與京城81号案子的不同之處。
“首先,京城八十一号案子,兇手将死者的四肢折疊,和将死者的腰骨折斷,這都是沒有使用過工具或者是外力,能很好的直接模拟出兇手的力道。”
“但這起案件不一樣,兇手所使用的工具為電鋸,器械分屍,無法判定兇手的力道,而兇手将童屍分屍的力道不需要用最大的力氣,也無法判定兇手的力道如何,更無法去模拟體型!”
葉陽了然,這也是對案件做出了一個假設,假設不成立,那便放棄。
“但是有一點我還是很好奇!”季飛紅說,“兇手為何所使用的不是碎屍,而是分屍!”
“碎屍?怎麼說?”
季飛紅沉默了一下,随即說道:“碎屍和分屍乍一聽起來,感覺差不多,但仔細想想,是有很大區别的,首先,碎屍的話,案件會更加的困難,兇手逃脫法網的可能性更大,但兇手卻選擇了分屍。”
“分屍留給警方的線索更多,所以我有些奇怪,兇手完全有碎屍的能力,卻選擇了分屍!”
說完,葉陽也陷入了思考,碎屍案相比于分屍案,偵查起來的确是更加困難。
有人将碎屍和分屍說的很形象,碎屍是細活,而分屍則是粗活。
這樣的案件,分屍進一步就是碎屍,兇手為何不選擇碎屍,從案發現場以及兇手的殘忍程度,選擇碎屍來隐藏自己的罪行似乎是最合理的。
葉陽曾經在學校上過這麼一堂課,刑偵老師在班上問出了一個問題。
假如你是一名殺人犯罪者,你殺害了受害人,案發現場空無一人,沒有監控,保證你不會被人發現,現場有你上手的殺人兇器,并且你得保證自己不會被警方發現,你會怎麼做?
某學生回答:“這個很簡單,我會選擇分屍,将屍體各個部位抛屍,比如沉入河中,埋在土裡等等,這樣,警方就無法從屍體上找到我的線索!”
也有學生這樣回答:“這個也簡單,我會找到強酸高腐蝕性的化學藥品,比如硫酸,将屍體融掉,清理現場,連屍體都不見了,警方總不能說我殺人了吧!”
碎屍的答案也有,但是普遍更多的人說用硫酸等化學物品融化屍體。
偵查案件就得站在兇手的角度去想問題,學生們的答案幾乎都很好,但在葉陽心中,更認同的答案就是碎屍。
有人肯定不贊同,認為溶屍是最好的方法,但答案在葉陽心中是否定的,因為高強度的酸性液體不好弄到,雖然将屍體給融化掉了,但是,警方根據能将屍體融化的酸性液體去搜尋,找到兇手也很簡單。
但碎屍不同,碎屍所用的工具很簡單,一把小刀,僅僅一把小刀就足以将屍體分解。
再将屍體伴随着垃圾一起扔掉,完美的殺人碎屍抛屍,若是配上一桶油,一口鍋,将屍體炸熟,去掉屍體腐爛的臭味,這樣就很難被人發現了。
骨頭呢?骨頭自然是敲碎了喂狗!
但往往犯罪手段被兇手的心緒所影響,所以案件總會留下那麼多漏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幾乎完美的案件。
但這起案件中,兇手所需要的心裡素質、文化程度,反偵查意識,所需要的犯罪手段、犯罪工具、犯罪環境等等,都是符合的。
兇手卻退而求其次,不碎屍,反倒是選擇了分屍,讓人有些不解。
是因為兇手沒有達到那種的犯罪手段嗎?答案是否定的!
相反,兇手的犯罪手段很好,但卻并不完美,如果兇手選擇的是碎屍,警方甚至連兇手強殲過受害者都無法去認證。
“也許,兇手并沒有那麼充足的時間,也許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他!”
葉陽想了想,眼睛不禁眯了起來,這是兇手唯一不選擇碎屍,而選擇分屍的原因!
“這怎麼說?兇手能造成這樣一起案件,還會沒有更多的作案時間?簡直不可能!”
季飛紅怪叫道,并不是不相信葉陽所推理的,而是因為這種情況,似乎有些詭異,和有些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比如兇手,害怕太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