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頁)

    張貴早已知道當初父親被打的事情,此刻卻是撇撇嘴,毫不客氣的說道:“哼,别人打砸我家,打我爸時怎麼不見你們這些一家人過來幫忙,現在倒是想來弄錢了!”

    人與人之間往往就是這樣,親人之間所做的事情最是傷人,張貴自然心裡不忿。

    張平卻是拍拍二哥說道:“二哥,胡說什麼呢,當初的事情怎麼能怪建民哥,都是我惹出來的事情,怪我。”

    說着眼圈有些紅。

    張建民一看竟然還扯出了這件事來,頓時臉上更加尴尬,他嘴笨,此刻也是不知道怎麼說話了,站在那裡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張貴也就是圖個嘴上舒服,但話說了,卻是知道一旦不收,隻怕就要徹底得罪死了大伯一家。

    可若是輕易收了,他又覺得心裡不舒服。

    農村人做事,誰也不可能一家人不靠人,很多事情都是聯系在一起的,不然你在村裡寸步難行,有錢也不行!

    張貴顯然拿不定主意,轉頭看向張平。

    要說這個家裡最能鬧騰的人,就屬張平,可要說最聰明的人,也還是張平,因此,面對這種事,張貴也不敢随便拿主意。

    畢竟他們叔伯兄弟之間關系還真不是太好。

    張平猜出張建民之所以這個時候來應該也是經過了家裡人一番讨論的,其他人不來卻讓他一個老實人來,倒是有些難為他了。

    “呵呵,建民哥,自家人不用那麼客氣,我收柿餅,全村人都收,自家人怎麼會不收呢!”張平故意将“自家人”這三個字說的很重。

    他不可能一個人做事,即便能做,也還需要家裡有人照顧,因此,的确需要拉攏一些信得過的人在,大伯一家的确合适。

    張平看出他的尴尬,連忙說道:“建民哥,放下吧,我給你過稱!”

    張建民這才如蒙大赦,趕緊幹笑一聲放下筐子。

    既然弟弟這麼說了,那張貴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一起幫忙過稱。

    過完稱,淨重86斤。

    張平跟别人一樣給他寫了字條。

    張建民自覺自家人此前沒在二叔被打時幫忙有些慚愧,看看那些柿餅說:“平平,這麼多柿餅你們怎麼送去城裡啊?”

    這麼一說,張平也是有些為難,他他原本的打算是自己兄弟兩人每人拉一個闆車各裝一半去縣城,不過一車裝1000斤,也不輕松。

    他随口說了自己的打算,張建民趕忙說道:“左右我也沒事,要不我幫你們一起送吧!”

    張平想了想點頭道:“那行,建民哥那你先把字條送家裡去,跟家裡說一聲,你們家的闆車不用的話也帶着吧!”

    “好!”

    見張平答應,張建民趕忙答應,掉頭就出門往家走。

    等張建民一走,張貴趕忙問道:“老三,财不外漏啊,帶上他倒是沒事,大伯母那嘴巴恐怕一會兒就能傳的全村人都知道。”

    張瑛也走過來說道:“是啊平平,這能行嗎?”

    張平笑笑道:“姐、二哥,沒事。這本來就不是什麼長久生意,我也不打算長期做。等再有一個月就過年了,我們隻要賺夠咱爸的醫藥費,再讓咱家好好過個年就成,等他們知道了,我們已經賺夠了錢,做其他的了!”

    張平還有一句話沒說,這年頭幾乎處處是黃金,可真有膽量做的又有幾個人,他還真不怕别人知道。

    他現在也是就是沒有本錢和人脈,對于柿餅生意,他還真不放在眼裡,他最想的是開廠,就先做食品。

    目前國内現狀,根本不是後世的物資太多,各種競争,最大的問題是信息不對等,有東西的賣不出去,有錢的買不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