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一圈,事情搞定,其實總共才出去了1000元,還白得一條煙,看的張貴眼珠子都差點掉出來。
走出塑料廠好一段路,張貴終于憋不住問了出來:“老三,人家賣東西為什麼還要給你送東西?”
張平笑着反問道:“那你說我們之前擺攤賣柿餅時為什麼還要給人多送幾個?”
“呃,為了多賣點,讓人家下次再來買啊?”張貴不假思索說道。
“那就是了,人心都是一樣的,市場緊缺的貨物,就是買主求着賣主,市場充足的貨物,就是賣主求着買主,要送東西,讨好,這就是市場的供需關系,二哥你多琢磨一下很多事都能往這上面套!”
張平用最為通俗易懂的話語給二哥普及了市場規律。
張貴似懂非懂的點頭。
“那之前那個吳副主任跟你也沒多談多少啊,怎麼就直接跟你要了那麼多貨?”張貴今天求知欲爆棚,再次問道。
張平也沒有不耐煩,解釋道:“這也很簡單,還記得都給出的階梯式單價嗎?若是他隻要100來盒,那他就完全是幫人跑個腿而已,白辛苦一場,自己還要花很多錢。
可是他要是能多賣出禮盒出去,那他就可以按照原本的2.4元價格賣出去,甚至賣的更高,這樣他是不是可以賺不少錢?
一盒賺2毛錢,100盒就是20元,1000盒就是200元,他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錢?
要是他辛苦一下,最近多跑跑,以他采購的人脈,賣出上千盒很難嗎?那他是不是就可以多賺一個多月的工資了?”
“原來是這樣,難怪!”
張貴也不笨,就是以前根本接觸不到這些事情,也不會多想,現在張平一解釋馬上就懂了。
可能有人覺得這很幼稚,這不是七八歲的小孩子就能懂的道理嗎?
可是别忘記了,這是80年代啊,識字的人都不多,見過世面的人更少,沒有手機電腦,消息異常閉塞,一個農民的兒子,每天見到的就是土疙瘩和有什麼吃的,哪裡能想這麼多,很多外面的東西他們想都不敢想,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他們的最高想想高度了,還能奢求什麼。
兄弟兩辦完事,閑着沒事就去醫院看看。
張貴一路走一路問,張平也不斷解釋,讓張貴獲益匪淺。
以前他隻是覺得張平很厲害能賺錢,可是今天他才發現,自己跟這個弟弟的差距有多大。
他心裡明白,自己若不是張平的二哥,而且對家裡人還算關心,隻怕也會落得一個跟自己大哥張富那樣的結局,心裡更加堅定了這輩子要牢牢跟着這個弟弟的心思。
他張貴沒什麼本事那就跟着有本事的人,何況這個人是自己的弟弟,還很重情,那就足夠了,張平絕對不會讓他吃虧的。
雖然他看着張平之前每天給張建民錢眼裡火熱,可他清楚,那是當外人對待的,自家人不用在乎這些,現在不給,後面給的更多。
時間還早,張平在路邊看到有賣梨的,毫不猶豫買了一些,又去副食品商店買了兩罐麥乳精,他現在有錢,根本不在乎這些。
順便将五六十塊錢塞給了張貴道:“二哥你别嫌少,先拿着用,這段時間我用錢比較厲害,得算計着來。”
“夠了!足夠了!”
張貴也是沒想到剛剛還在心裡念叨張平沒給過他錢呢這就給了,吓得他還以為張平跟他生份了,看到張平一臉真誠才終于放心下來。
“老三,那二哥這輩子可就要靠着你發财了,嘿嘿!”張貴讨好的說道。
張平愣了一下,笑笑沒說話。
有這麼一個二哥給自己做幫手,的确可靠很多。
兩人進了病房,張大川正在發脾氣,一個大男人這麼長時間呆在床上下不了地,連上廁所這種事都要老婆伺候,簡直丢死個人。
“爸,這又是怎麼啦?”張平走進去試探着問道。